最近在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感觉除数不接近整十数需要灵活试商这一节较难,学生掌握有难度,于是激发了我研究总结试商技巧及方法的兴趣。现来分享一下。
1、特殊情况:
(1)“同头无除商9、8”
像738÷75,按照除法法则,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都是70多,就叫“同头”,像这样的情况,两个数很接近,但是又不够除的(无除)的,一般就要试商8或者9。
(2)“除数折半商4、5”
是指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一半十分接近的时候,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4或5试商。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的一半小时,可直接商4;如227÷46,除数46的一半是23,22比23小,可商4。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一半大时,可直接商6;如133÷22中,被除数前两位13比除数22的一半大,可商6合适。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商5;如169÷32中,被除数前两位16正好是除数的一半,商5合适(也有特例)。
2、靠5法。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个位一般都是4、5、6,可让学生熟记14、15、16、24、25、26的倍数,特别是15、25的倍数,可利用“靠5法”将14、16、24、26看成15、25,便于口算。
3、快速口算法。
一般适用于被除数不超过100的数,如96÷16、98÷14。
4、“算除想乘”法。
如:96÷16,想:16乘几乘积个位是6。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整除。
5、“四舍五入法”。
如果以上情况都不属于,仍可使用“四舍五入法”,只不过试商的次数可能会多一些。特别要说的还有特例,如241÷46,常规方法是把46看成50,预计商是4,差距较大,还要再试,调商5。其实可打破常规,将46看成40,40×6=240,预计试商6,但明显40的6倍是240,46的6倍就不可能是240,所以直接调商为5。
总之,试商是对学生数感的全方位训练,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终达到熟练准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