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10月9日,我参加了矿区组织的《落实新课标
深化课程改革》活动,有幸聆听了阳泉市教研室张长海对《新课标十大核心理念》的实践性解读的讲座,使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更加深入。我深深地感到:课标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最好的学习依据和保证。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1、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新旧课标变与不变的地方。
不变的地方: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没有变;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没有变;
(3)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学习方式没有变;
(4)评价方式多元化没有变;
(5)强调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没有变;
(6)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没有变;
(7)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没有变;
(8)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没有变。
变了的地方:
(1)数学概念的表述发生了变化。把数学概念表述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侧重研究数学的内在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凸显了数学学科特点,回归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
(2)学生发展要求上发生了变化
新课标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要求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3)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
由过去只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成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新增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直接与人有关,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也抓住了数学教学的精髓。
(4)核心概念发生了变化
核心概念有过去的6个增加为10个,增加了创新意识、模型思想、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5)原来的“两能”变“四能”。
过去我们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还关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学习新课标,只有全面了解新课标理念上的变与不变,才能准确的把握其实质,贯彻其精神。
2、通过学习,澄清了自己的几个模糊认识。
(1)数学教学与数学教育的区别。数学教学侧重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教育除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外,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弄清两者的区别后,我们要努力的变“数学教学”为“数学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区别。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或意识指向。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某一类问题解决时形成的程序化操作。
总之,通过这次对新课标的再学习,我认为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