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2月25日发《林纾的“意外”成名》
(2025-02-26 14:29:11)林纾的“意外”成名
1898年,林纾的妻子不幸因病去世,这对林纾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整天精神萎靡不振。为了帮助他排解悲痛,好友王寿昌找上门来,提议林纾和自己一起合作翻译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巧合的是,这则悲剧故事与林纾当时的心情刚好合拍,于是林纾便一口答应下来。
林纾不懂外文,王寿昌则在法国留学多年,精通法语,最后便由他口述作品内容,林纾用笔组织成文字。虽然林纾不懂外文,但他的古文水平却非同小可。再加上他又善于叙事抒情,因而从他笔下流淌出的文学如行云流水,朴素优美。
小说出版后,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大家都对林纾的翻译水平赞不绝口,林纾一炮而红。此前,林纾曾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但屡遭挫败,有一次他有些沮丧地对友人说:“不知自己的人生之路为何越走越艰辛,很难看到能令人喜悦的希望。”不过,当《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书出版后,林纾一举成名,也让他找到了通过翻译小说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
随后,林纾翻译的几部小说,先后由文明书局、京师大学堂官书局、北京学务官书局与广雅书局出版,让他在翻译界占稳了脚跟。再后来,他翻译的单选本则基本上都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此时的林纾已经成为翻译界的名人。
回过头来看,林纾的“意外”成名看似偶然,其实偶然中也隐藏着必然,他扎实的古文功底以及不断求知的欲望,都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