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贼张雨又盗发一篇文章。已经第四次盗发了。可憎!
(2023-11-12 16:26:01)原发《演讲与口才》2022年9期的《宛在水中央》,又被文贼张雨改了个题目,盗发在《现代家庭报》上。
诗意电报
1930年,教育家、作家杨振声担任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他为人正直廉洁、平易近人,脸上经常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很有一个教育家和学者的风度。
杨振声任职期间,主张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开创的“学术与自由之风”,从此使青岛大学风貌焕然一新。他民主办学,广罗人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童第周等,一时间,青岛大学可谓名流云集,人才济济,灿若群星,在全国大学中也屈指可数。
杨振声以自己的地位和声望,经常邀请学术界的名流来校讲学,学校学术气氛非常活跃。一次,他得知胡适近日因为出差将途经青岛,赶紧想办法联系上胡适,热情邀请他借此机会前来为青岛大学的师生进行一次学术报告,胡适欣然应允。
3天后,胡适所乘的轮船抵达青岛,但因为那天海上风浪特大,轮船无法靠岸,最后不得已取消了经停青岛的计划。
因为之前已经答应了杨振声的邀请,现在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前行,胡适总觉得过意不去。为了不让杨振声等得焦急,他给杨振声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引用《诗经·秦风》中《蒹葭》里的句诗:“宛在水中央。”此诗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胡适在此引用很是风趣幽默。“宛在水中央”,短短5个字,将自己当时的处境概括得非常真实到位。
当天下午,杨振声便收到了胡适的电报。他看后会心一笑,于是,借题发挥,引用《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里最后两句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为回应。本篇借织女思牛郎的神话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而杨振声借用这两句诗,来形象地表达对友人的理解和牵挂,与胡适引用的诗相吻合,既贴切又动人,可谓神来之笔。
一件小事,在两个文人的一唱一和中演绎得出神入化,亲切感人,让我们既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幽默风趣,又感受到了他们的过人才华。
前一篇:《生命时报》11月7日发《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