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与口才》13期发《最体面的帮助》

(2023-07-03 16:29:29)
最体面的帮助
1938年,林语堂在旅居巴黎时,花费一年时间,用英文写就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小说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来小说还多次重印,销售一度高达25万册。
然而,就算小说如此畅销,但林语堂却从没想过要将自己的小说译成汉语。当时,身边的一些朋友时不时地提醒林语堂:“小说销路如此之好,你为何不趁热打铁,将《京华烟云》翻译成中文,那样不就又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吗?”不过面对朋友们的好心,林语堂却笑而不答,这更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不知他心里到底作何而想。
到了1940年,林语堂致信当时人在南洋的郁达夫,请他方便时将《京华烟云》翻译成中文。其时,郁达夫正与关楚璞、姚楠、许云樵等文人一起创建新加坡南洋学会。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林语堂还特意从美国提前给郁达夫邮寄了500美元作为翻译订金。其实林语堂之所以这样做,除了颇为赏识郁达夫的文才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林语堂想以这种方式,使郁达夫能体面地赚得一笔资金。
当时的郁达夫除了筹建南洋学会需要资金外,他还要养活和妻子王映霞所育的5个孩子。除此之外,前妻孙荃所生的4个孩子也需要他的照顾,可以说当时郁达夫的生活极为窘迫。向来喜欢助人为乐的林语堂将好友的一切看在眼里,虽然也想过帮助郁达夫,但他知道,郁达夫的个性极为要强,如果直接施以援助之手,郁达夫一定不会接受。思来想去,他便采了这个办法来帮助郁达夫,既保主了郁达夫的面子,也顺利地帮助了对方。
大多数时刻,我们总喜欢大张旗鼓地去表达我们的善意,虽然乐于助人值得提倡,但这样高调的形式,很容易灼伤到受助者的自尊心;相反,更高级的修养,就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做到不留痕迹地保护他们的情绪和尊严,让人感到舒服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