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晚报》3月28日发《不辞羸病卧残阳》

(2023-03-30 15:49:34)
不辞羸病卧残阳
茅盾一生勤俭节约、不计私利、平等待人,也是他几十年的修养所在。在去世前,茅盾为了繁荣文学创作,最终决定把一生积攒下来的稿费全部捐出。
1980年9月,鲁迅文学奖的设立议案送交茅盾处征求意见。当时茅盾受到启发,他随即问儿子沈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生活安定,你妈妈向来节俭,我也不会花钱,稿费一直存在银行,现在有多少了?”
儿子回答道:“大概有25万元。”茅盾沉吟了一下说:“我们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我这笔稿费放在家里也用不着,不如捐出去也设立一个文学奖如何?”儿子听后非常赞同。
茅盾接着问沈霜:“一个单项文学奖的基金,25万元够不够?”沈霜回答道:“现在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25万元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作为基金,肯定能够起到繁荣文学创作的作用。”
茅盾于是和儿子商量应该设立什么单项奖。儿子提议:“您是写长篇小说的,就设立小说奖吧!”
茅盾回答道:“这几年短篇小说有了长足的进步,而长篇小说还不够繁荣,我是写长篇小说为主的,那就捐款设立一个长篇小说奖吧!”
儿子问茅盾:“什么时候向作协提出这事?”茅盾回答:“不急,等鲁迅文学奖设立之后再说。”
到了1981年2月,茅盾病危。当时,他在病床上口述了给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信,同时在信上郑重签下了“茅盾”两个字。很快,茅盾的请求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批准。
于是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颁发,它也成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宋代李纲在《病牛》里曾言:“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其意是说,病牛为了众生都能吃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作家茅盾也正如患病的老牛一样,虽身患重病,却志在众生。因为在他的人生理念当中,唯有奉献,才是最高贵的品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