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8期发《人生交契无老少》
(2023-03-27 16:10:23)人生交契无老少
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乔治·桑也是法国著名作家,凭借《安蒂亚娜》而一举成名,雨果曾称颂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乔治·桑要比福楼拜大17岁,她对福楼拜的关心和扶持,曾传为文坛佳话。
1844年,福楼拜突发神经官能症(类似癫痫),从此中断学业,开始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一年后,福楼拜完成长篇小说《情感教育》的初稿。不过,当他将小说读给好友布耶等人时,结果却遭到了无情的批评和嘲笑,大家都认为不他是写小说的料。
怀着沮丧的心情,福楼拜大着胆子,将小说邮寄给了当时在法国文坛早已如日中天,却素不相识的女作家乔治·桑,想要听听对方的意见。福楼拜心想,要是连大作家也认为他的小说写的不好,那么,他就将手稿扔进壁炉里。不过,令福楼拜喜出望外的是,乔治·桑竟然对他这篇小说甚为推许,这给了福楼拜很大的鼓励。
从那以后,只要有新作品问世,福楼拜总会第一时间将小说邮寄给乔治·桑,请求指教。而每收到福楼拜的小说,乔治·桑也会不厌其烦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导福楼拜如何写出更精彩的小说。这一过程整整持续了长达近10年的时间,期间两人并未见过面。
终于,在乔治·桑的悉心指导下,再加上福楼拜的努力,到了1857年,福楼拜创作的《包法利夫人》出版后,令他一举成名。时间不长,乔治·桑应福楼拜之母的邀请,和福楼拜一同“回家”。那天,当见到乔治·桑的那一刻,福楼拜眼含热泪,只说出了一句话:“您多年的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希望学生没有让您失望。”值得一提的是,1876年6月8日,乔治·桑因病去世,留给福楼拜无尽的悲哀和伤恸。他在葬礼上“哭得像一头小牛”,感觉“就像又一次埋葬了我的母亲”。
唐·杜甫在《徒步归行》中说:“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意思是说,与朋友交往,不必在乎身份地位年龄等之间的差异,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能够交心。人际交往中,不管是红颜知己还是蓝颜知己,心灵的相通,相互的扶持,才是最令人心安的人生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