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阳日报》12月发《苏轼的“笨办法”》

(2022-12-12 13:02:10)
苏轼的“笨办法”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苏轼虽然天赋异禀,但在平日的学习中,他却一直兢兢业业,有时甚至还用平日人们想像不到的“笨办法”学习。
1079年,43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也并无实权。
一天,黄州当地的一位朋友朱载前去拜访苏轼。过去之后,朱载在客厅等了半天,苏轼才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抱歉地对朋友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刚做完日课。”
朱载听后,好奇地苏轼:“你在做什么日课?”苏轼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在抄《汉书》。”听了苏轼的回答,朱载很是惊讶,因为他知道,早在青年时期,苏轼不仅已经把《汉书》全文手抄了两遍,而且反反复复更是读了许多遍,现在还用得着再抄一遍吗?
朱载于是纳闷地问道:“老朋友,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大家都知道,你苏东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大家也称呼你为‘坡仙’,并且你之前已经读了无数遍的《汉书》,可你在学习时,怎么还用普通人的这种抄书的笨办法呢?”朱载不相信苏轼说的是真事,于是跟随苏轼走进他的书房,发现他果然在抄《汉书》。
这时,苏轼向朋友解释道:“读第一遍时,我每段抄三个字;读第二遍时,我每段抄两个字;读第三遍时,我每段则抄一个字。”朱载翻了翻苏轼的那些“手抄本”,茫然不解其意。苏轼于是对其说道:“你可以试举题上一字。”朱载于是举“手抄本”上某段题的一字,苏轼即应声背诵数百字,并无一字差误。朱载听后为之惊叹不已。更让朱载敬佩的是,苏轼在遭遇贬谪的情况下,竟然还能拥有这样平和淡然的学习心态,更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记住,只要你肯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