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家庭报》7月8日发《学会不多问》

(2022-07-15 16:48:01)
学会不多问
有一年,著名作家茅盾家旁边搬来一户新邻居。引人注目的是,这家人的儿子有些与众不同,当时他坐在轮椅上,由母亲推着过来,大约有五六岁的样子。
看到小男孩坐在轮椅上时,院子里的一些人显示出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都在悄悄地议论小男孩到底得了什么病才坐在轮椅上的。当时,茅盾正好带着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沈霞从外面回来,当然,他们也看到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茅盾正陪沈霞在小区花园里玩耍,小男孩被母亲推出来晒太阳。时间不长,便有几个邻居走上前去,“关心”地询问小男孩的母亲,他儿子的腿发生了什么事情。
显然,小男孩一定不喜欢别人问这样的问题,看到有人询问,不由得低下头来。幸好他母亲及时在旁边打圆场,才化解了小男孩的窘境。
其实,在大家刚围上前去询问小男孩的情况时,沈霞当时也想跑上前去凑热闹。不过,茅盾却适时地拉住了女儿。他知道,小男孩现在需要的不是“关心”,而是给他一个宽松自在的生活环境。最后,茅盾教导女儿说:“对于那些身有残疾、或心有创伤的人来说,不要过多地去问他们,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理解。”听了父亲的话后,沈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后来,长大后的沈霞一直牢记父亲的那句话,不该 问的不要多问。
人和人的交往中,学会“不多问”,也是一种学问和修养。如果说修养的A面是抚问,那么修养的B面便是“不问”。所以,即使忍不住要问,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在对方想要回答的时候,问一些得体的问题,那才是最善良最有教养的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