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氏先祠简介
(2024-06-08 22:44:29)
标签:
钓月轩简介杨家花园杨氏先祠李武刚 |
分类: 文章 |
杨氏先祠简介
王庄镇花园村杨氏先祠位于村东南角,坐北朝南。整个院落南北长60米,东西宽12米,占地720平方米。现有大殿三间,大门楼一座,建筑为砖木结构。大门楼脊突檐挑,上有吻兽,东西长9米,南北宽4米,高6米,与两旁院墙相接,呈雁翅型,门口石鼓两座。大门楼门额“杨氏先祠”,门心对联“鸾台新事业,益都旧人家”,门边对联“杨氏鼎立,宗族竹生”。院内甬路砖铺,直通月台,路中有古松一株,两旁花木错落,间有重修祠堂碑记、功德碑、记事碑等石碑数通。月台东西长9米,南北宽6米,东、西、南三边砌石,内平面青砖铺就。大殿三间,东西长12米,南北宽8米,高7米,进深5米。前有檐廊,立木柱两根,上有木质玄关,下有石鼓为础,玄关雕有云纹等。大殿门额“追远堂”,门心对联“先贻厫谋远,后继世述长”,门边对联“树有千枝生同本,水别万派出一源”。殿内主梁两架,檩条若干,主梁各有立柱支撑,梁、柱、檩皆为木质。主厅正上方屋脊木檩刻有“大清道光二十四年岁次甲辰仲春筮得念九吉日鸠工创修”字样。东西两个暗间各有前窗一个,木棱为窗。大殿檐头、屋脊、墙面有吻兽、荷花、云纹等砖雕饰物。殿内主牌位一座,奉祀杨氏始祖,牌位为石碑,居中刻“史祖讳自青神位”,右刻“世居青州府益都县柳行头村,有墓在焉。子三治、景、顺,前明洪武间兄弟同迁泰安府肥城县,杨家庄因家焉,屈指于今十余世,故族众共议出资襄事,遂立庙以祀云”,左刻“时 大清道光二十四年立”;主牌位前怀奉祀二世祖兄弟三人,长支居中,次、三支分列其两旁,三个牌位皆石质,上刻各支二世祖名讳。始祖牌位碑身、碑座两合体,二世祖牌位碑身、碑座一体;始祖牌位较大,碑身约60厘米见方,二世祖牌位略小;始祖牌位、二世祖之三支牌位为原碑,长支、二支牌位为新仿碑。
据《杨氏族谱》记载,杨氏先祠始建于公元1844年4月16日。有主殿三间,巍立于月台之上,大门楼一座,砖铺甬路与月台相连,连同家庙祭田占地五亩。庙内有“创修”、“条例”、“示后”等石碑数座,松柏错落,花木井然。大殿及大门楼的檐头、屋脊、墙面、梁栋等装有吻兽、荷花、云纹等砖雕饰物,雕勒精美,寓意吉祥。
建国后曾作为学校数十年,三间大殿作为校长办公室。大殿及甬路西侧建校舍三排,大殿东侧建教室一排。后学校搬迁,所属校舍逐渐荒废,后逐渐拆除新建为民宅,大门楼也不复存在,仅余三间大殿残存于民宅之中,杂草丛生,破败不堪。2014年10月2日(甲午重阳),杨氏先祠修复工程开工,聘请曲阜古建筑工程团队,以古法翻修大殿,重建大门楼,原建筑的旧物件尽量复归于原处。又整饬月台,新铺甬路,建牌竖碑,植树种花,贴符悬彩,连同殿内设施,尽量恢复原貌。2019年7月,杨氏先祠被肥城市政府公布为“肥城市历史建筑”;2018年10月,杨氏先祠被授予“山东省敬老文化教育示范点”荣誉称号。
杨衍忠 撰 应肥城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李武刚之邀而作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