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卫东老师《间隔排列》课堂教学观察

(2017-05-27 14:56:11)
分类: 课改探索

南京之行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长江路小学参观学习。这是一所有着近七十年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的南京市名校。上午四节课堂教学观摩,有幸听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的一节二年级数学课《间隔排列》。周卫东老师现任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能为我们亲自上观摩课,大家都感到很高兴,一节课听下来确实不虚此行。

观察一:名师教学风格

在之前瑞北小学的学习中,仲广群校长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问题。他提到一名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都要经历“教学追求——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的蜕变过程。感受名师名家的课堂往往能让观课者感受到强烈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我就试图寻找哪些细节是带有强烈的周卫东标签的?一节课下来,周老师留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儒雅、干练、沉稳。不知概括的准不准确,但这就是我所感受的名师教学风格。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到教学风格的问题?因为我在想,我们每一名普通教师,即使不会像名师那样形成什么风格,但我们也要有意识的积淀自己的一种教学特色。因为人和人的性格、气质不同,所以课堂风采自然不同,能不能一以贯之,形成风格,这是需要培养和积淀的。而这也恰恰是我们一线教师所欠缺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和教研中,我们要有意识的积淀自己、塑造自己。

观察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周卫东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他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他先学后教、顺学而教的教学思想。课堂伊始,周老师首先从“周卫东课堂两问”开始,“我会举手吗?”“我会欣赏吗?”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在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向学生渗透了课堂上该有的主人公学习状态和学会欣赏、学会交流的合作学习状态。课堂的主体环节,间隔排列的规律较抽象,不易概括,周老师从具象的兔子与蘑菇、红花与蓝花、男生与女生入手,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逐渐抽取了两种排列现象,并进而发现了规律。特别是男生、女生间隔排列小游戏的设计,现场感强,思维性强,既有挑战性,又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观察三:学生课堂状态

好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应该是迸发的,小手直举的,小眼放光的……而这种学习状态的出现,其实是仰仗于教师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给学生足够空间。本节课“设计一个间隔排列。(可以用字母、图形、符号)”这一学习活动,我认为就起到了这一作用,也直接激发了学生的状态。看来,我们课堂上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都要以是否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开放性,是否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挑战性为准绳。这既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需要,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