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朱琳)
(2013-08-16 10:57:30)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
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 |
|||||
作者姓名 |
朱琳 |
|||||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
||||||
|
|
|
|
|||
|
||||||
适用年级 |
六年级下册(五四制) |
|||||
所需时间 |
课内共用4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每周五课时。 |
|||||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
||||||
本单元话题主要是谈论对动物的喜爱。该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本单元以动物园里的动物为话题、以表达自己以及他人对动物的喜爱为功能,以紧扣话题的3个对话、1个语篇为载体,在具体语境中呈现了what、why和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回答,谈论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某种动物以及这种动物的发源地。本单元包括32个课标词和5个常用短语和固定搭配。通过模仿对话、自编对话、阅读,学生将了解各种动物的英文名称,以及它们生长的地方和习性,并能运用英语简单谈论对动物的喜爱和原因。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 (1)语言技能方面:通过听录音,运用抓关键词的听力学习策略获取有效信息。通过观看PPT呈现的图片及题目预测文章的大意。运用所学与同伴就动物话题进行口头交流;能运用所学写一篇保护濒危动物的短文(50词左右)。(2)语言知识方面:32个课标词和5个常用短语和固定搭配;Grammar Focus中的句型以及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用法。(3)学习策略:能借助上下文语境才出部分词汇的含义,能根据阅读语篇内容构建思维导图,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动物的信息和资料。 依据英语学习 “感知、体会、理解、运用”的认知规律,将本单元的学习划分为两个专题。专题一:如何用英语熟练描述动物的英语名称、发源地和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专题二:如何运用所学与他人交流有关动物的话题?两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本单元的预期学习成果: 1、 听力任务完成后,学生能正确理解主要功能句的意义,分角色朗读、背诵,并仿编对话。 2、 根据Section B 2b阅读语篇任务所建构的篇章结构,在老师引领下,学生能对语篇进行复述。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和借助查阅的资料,写一篇有关“保护濒危动物”的作文。 |
||||||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
||||||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 2、 3、 4、意识到在用特殊疑问句、句式进行询问时,一般用降调。 5、听懂相当于本单元难度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与交流。 6、读懂短文并理解大意;正确朗读短文。 7、借助查阅资料和运用所学,写一篇有关“保护濒危动物”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词汇、语法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归纳、概括等识记策略。 2、听录音前,预测听力相关内容的方法。 3、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泛读与精读等阅读策略。 4、通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在英语课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用所学句型与同伴交流,了解世界各地的典型动物,并且对于保护濒危动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认识到英语学习渠道的多样性及学习材料的丰富性,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文化意识: 了解世界各地的典型动物。 |
||||||
对应课标 |
||||||
1.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2. ①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动物)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3.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
||||||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
如何用英语交流对于某种动物或者事物的喜爱? 如何运用所学与他人交流对于某种动物或者事物的喜爱? 你对濒危动物的现状和保护是如何思考的? |
|||||
专题划分 |
专题一:学习与表达---如何用英语表达对于喜欢动物或事物的话题?3课时
专题二:表达与运用---如何运用所学与他人交流有关喜欢动物或事物的话题?2课时 |
|||||
专题一 |
学习与表达---如何用英语表达对于喜欢动物或事物的话题? |
|||||
所需课时 |
3课时 |
|||||
专题学习目标 |
||||||
1、通过听对话,完成相关任务,通过大量的口头训练,初步形成语感,尝试仿编对话。 2、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熟练掌握新的功能句进行简单口头的交流,完成语篇的写作。 |
||||||
专题问题设计 |
1、要准确地跟读和模仿录音,需要注意哪些词汇和话题功能句? 2、听力对话中运用了哪些新词汇和话题句? 3、在完成相关语言知识训练和巩固练习过程中,你存在哪些问题?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
recorder and tape, pictures, PPT,教材 课外拓展资源:保护濒危大熊猫——大熊猫的资源状况备受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关注。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帮助它们与人类共同生存下去。自上世纪50年代创立第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以来,中国已建立5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10多条保护走廊带,有效地保护了超过54%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
|||||
学习活动设计 听说课的主要学习活动: 1、情境中导入:借助多媒体和图片资源进行活动。学生通过该活动,学习理解主要话题功能句“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 them? Where are they from?” 和表示动物的生词和描述性的形容词。由于这一活动任务难度较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关注学困生,尽量多地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他们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2、活动中感知:听录音前,通过观看相关文字信息,体验、训练“预测听力相关内容”的听力学习策略。同时,进一步训练在听过程中抓关键句的听力学习策略。在一系列的感知和理解活动中,注意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通过让他们说完成任务的思路,向其他学生展示他们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有效学习方法和策略,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3、训练中巩固: 通过Section A 2d的对话情景和训练中进一步感知巩固所学新的语言知识。 4、运用中提高:创设情景,(学生)自编对话。如:周末你的朋友来威海找你,你们可以就双方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课程、事物、动物等)进行交流。在进一步训练和运用活动中,个人学习、独立思考先行。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
||||||
评价要点 |
1、听力技巧掌握娴熟,能完成听力任务。 2、仿编对话、自编对话:新词汇、新语法使用频率高;句法、词法使用准确;发音标准、语言流畅;仪态大方;面对面真实交流。 |
|||||
专题二 |
专题二:表达与运用---如何运用所学与他人交流有关喜欢动物或事物的话题? |
|||||
所需课时 |
2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
|||||
专题学习目标 |
||||||
1、理解语篇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主要词及话题功能句。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引领学生体验、训练相关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2、复述所读文段。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复述、归纳、梳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话题功能句。 3、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倡导保护濒危动物的作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书面表达任务。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 |
||||||
专题问题设计 |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多媒体课件 |
||||||
学习活动设计 |
||||||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阅读文段。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师生对话: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 them? Where are they from?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引入本课要讨论的话题。 2、开展阅读活动。 A.快速阅读,找出最适合语篇的题目。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的阅读方法,快速获取答案。 B.再读语篇,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精读阅读方法,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C.再读文段,完成思维导图。在语篇情景中,完成对主要功能句的复习和梳理。学生充分体验归纳、概括等识记策略。 3、依据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小组分别进行复述,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复述。 4、借助语篇结构,进行书面表达,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保护濒危动物的文章。 A.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面表达任务。 B. 探究合作:基于独立完成的组内交流、修订,体现生生互助。 C. 班级交流:各小组选出1名代表,到讲台朗读小组最佳作文。 通过完成该任务,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
||||||
评价要点 |
1、能理解语篇的段落大意,抓出重点。 2、语篇复述:语音语调优美,重点突出。 3、书面表达:内容要点符合要求;语言运用无语法错误;书写字迹认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