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门诊接触的大量病人中,眼皮长小包包的患儿屡见不鲜,这种病是小儿眼科非常常见的“霰粒肿”,治疗措施现在也很明确,即手术刮除。但是众多的家长仍陷入一个误区:“再等等,再等等,也许包包自己就吸收了!”包包真的能自己吸收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组让人痛心的照片吧!
照片上的这些孩子就是因为病情一再延误,导致本来可以很小手术解决的问题变得相当棘手。小小的霰粒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呢?
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轻型结膜面型,肿物还未向眼皮面发展,结膜面充血,局部紫红色隆起包块,压之不痛。此时是眼睑结膜面局麻手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手术后眼皮不会遗留瘢痕。
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物逐渐增大,这种结膜面型逐渐向第二种类型,也就是重型皮肤面型发展,尤其是在孩子发烧、上火等全身抵抗力下降、或家长不断地为孩子眼睛局部做热敷等情况更易发生。最终导致眼睑皮肤破溃,反复发炎、流脓血样腐烂组织,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或者肉芽组织反复增生、象火山一样高高耸立在眼睑表面,很是“可观”!严重者还会造成眼睑外翻,不论是外观
到了这时候,不得已只能采取在全麻下行肉芽肿切除联合皮肤整形手术了。不过,即使这样,心灵手巧的眼科专家们也会化腐朽为神奇。本来眼睑不规则的皮肤肉芽和伤口,由于手术中细致入微的修整和精细的眼科缝线技术,一般术后不会遗留明显瘢痕,只有个别炎症反应较重的面积较大的伤口,尤其是下眼睑,瘢痕相对会显眼一些。
所以,我们呼吁:小包包也会引起大危害!家长们千万不能小视!霰粒肿如果早期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争取早期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