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教师携手AI,赋能教学创新
(2025-03-28 08:16:30)黄广教师携手AI,赋能教学创新
继“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创新专题研讨会”和“AI赋能学校各学科教学”教研会后,黄广中学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又取得重要进展。
黄广中学初中部教研组分别于3月17日、24日举办了“AI赋能教学创新”专题课例分享会,全校近百名教师参与。各学科优秀教师展示了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实践成果,为升级智慧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1
个性化教学与精准辅导
数学组王老师通过DeepSeek智能分析系统展示班级知识点掌握曲线,结合智能批改功能,设计分层作业,提出“错题归因-靶向训练”的闭环解决方案。
地理组邓老师利用AI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度分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专属学习路径,精准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英语组刘老师利用DeepSeek平台生成个性化评语和写作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2
虚拟实验室与动态演示
生物组陈老师以《呼吸作用》为例,借助AI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动态实验,直观展示二氧化碳释放和氧气消耗过程。
化学组李老师通过动态模拟"水分子物理变化"、"水蒸发与电解水微观实验"等案例,展现AI技术在抽象概念可视化、微观过程具象化方面的独特优势。其开发的"化学方程式智能纠错系统"已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
3
沉浸式学习与课堂互动
数学组孙老师借助多个互动平台生成立体几何动态模型,突破空间想象难点,实现个性化课堂练习和即时变式训练。
4
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估
历史组罗老师将DeepSeek算法引入教学,分析学习行为数据,推荐个性化资源,借助智能问答系统解答逻辑问题。
生物组路老师提出AI可实现多维度评估,推动教育与技术的深度适配。
5
情景化教学与知识迁移
物理组梁老师通过AI实现情景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生物组陈老师结合案例(如低温储存粮食),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组陈老师展示了Deepseek和豆包两大AI软件的不同,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跨学科融合创新,生成学科所需要的直观地图,数据等。
6
作文批改与语言学习
语文组王老师带来的AI作文批改系统,通过多维度评分体系和个性化修改建议,让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
宁老师就AI辅助语文作文批改方面,展示如何通过调整提示词、优化内容框架,将AI生成的文案转化为符合学情、富有温度的作文语言。
英语组的冷老师解析了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的AI应用,通过词句纠错、逻辑分析等功能提升效率。
7
智能备课与教学设计
语文组周老师展示了基于AI的智能备课系统,通过知识图谱自动生成多版本教案,有效缩短备课时间40%。
生物组尹老师利用DeepSeek生成教学设计,制作趣味课件,简化备课流程,提升课堂效率。
历史组罗老师则系统讲解智能教案生成、个性化出题、数据分析处理三大功能的应用技巧。
8
课件制作与课堂管理
政治组曾老师、方老师、陈老师和甘老师通过AI工具实现道法课件的智能化制作、课堂视频的专业剪辑、精准点名系统的高效运用,以及思维导图的自动生成。
语文组潘老师演示的虚拟助教功能,成功解决了课堂设计的难题。
教学处主任万新青充分肯定了骨干教师们的经验分享,强调教师要立足“AI+教育”双专业视角,大胆探索,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教学模式。
初中部主任刘清华做分享总结,他希望全体教师在运用AI完成知识传递时,更要把目光聚焦于思维启迪、情感培育和价值观引领,在“用好AI”与“超越AI”的辩证实践中,书写智能时代育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