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中学开展初/高中教师2024年语文高考试题研究活动

黄广中学开展初/高中教师2024年语文高考试题研究活动
教学,于研讨中精进;教师,于引领中成长。
8月24日,黄广中学初、高中全体语文老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新高考·新问题·新解法”为专题的教研活动。活动旨在紧跟新高考改革的步伐,深入探讨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最新变化与未来趋势,寻求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升级策略,为新学年教学计划提供精准的“靶向”指导。
主讲人高三语文老师林楠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结合对比近三年高考试题明确指出,高考语文命题趋势正明显向学生综合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考查倾斜,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需具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要进一步深刻把握“一核、四层、四翼、情境”评价体系,精准把握高考“三线”考查逻辑与“三不无”命题特征趋势。
主讲人林楠老师
林老师结合自身参与高考阅卷的亲身经历,还深入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阅卷反馈。她强调,高考作文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联,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现真实情感与独立见解。
对于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作文缺乏深度分析的情况,林老师呼吁全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独立思考与深度分析的能力。
林老师还围绕高考新趋势,对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与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入分析。她强调,语文教师应具备“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关联意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思辨能力、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针对不同题型所考察的关键能力,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确保学生应对高考时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挥。
孙传华校长进一步点评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之用、他人之用、生活之用”,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强化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文学鉴赏与审美、语言构建与运用、思辨能力与辩证思维培养,以高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