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都融媒专访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优秀政协委员、黄广游烈峰书记说......

(2024-06-14 19:19:20)

花都融媒专访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优秀政协委员、黄广游烈峰书记说......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近日,花都融媒”专访花都区优秀政协委员、黄广教育集团游烈峰书记,就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黄广教育集团表示,将与家长携手,发挥全国领先的智慧教育优势,持续升级小/初/高/大“贯通式”培养之路,培育未来行业领军人物和国家栋梁人才。

花都融媒专访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优秀政协委员、黄广游烈峰书记说......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可能是有点奇怪的人才,但是他某一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超越平常的孩子。”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家庭来讲,应该是‘因才设向、因才铺路’,因孩子的情况设定适合的成长道路和成长方向。”


你的孩子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吗?——“每个孩子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把孩子的长板发现出来,去培养他的长板,让他的长板足够长,最终发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近日

花都区政协委员、

黄广教育集团主要创始人、

党总支书记游烈峰

接受FM100.5花都电台《政协之窗》栏目专访

就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与主持人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主持人

花都电台



欢迎回来《政协之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特别强调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这再一次说明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性。那么,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的区政协委员、黄广教育集团主要创始人、党总支书记游烈峰提出了《关于鼓励中小学探索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提案》。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就了解一下他有什么看法。

花都融媒专访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优秀政协委员、黄广游烈峰书记说......

您提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什么?

游烈峰:拔尖人才培养对于现在的中国,应该是教育的最大的主题之一。因为按照中央关于教育的发展战略,是要配合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在科技、人文方面再上新台阶,能参与国际竞争,引领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迈上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就需要有领军人物在各行各业发挥栋梁作用,在各行各业引领行业人员向新的发展目标去迈进。所以我提出在中小学阶段就要大力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促进拔尖人才在中小学早发现、早培育、早成才,通过构建这样人才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强大的人才支撑。



Q

那您是怎样理解拔尖创新人才这个概念?

游烈峰:拔尖创新人才实际上是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解决科技卡脖子工程、更好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体现中国的贡献,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词。这个新词有深刻的内涵,最根本的内涵就是他要形成T型知识结构。T有一横有一竖,这一竖意味着有个一方面特别出类拔萃,形成他领先他人的长板和独特的能力,同时有一横,意味着拔尖创新人才他也需要全面发展,需要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非常深厚的知识根基。这是从知识结构的角度谈的。
从未来对行业的贡献来讲,他就是领军人物,所以我们现在培养拔尖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将来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科技行业、在基础理论研究行业能够发挥栋梁作用的领军人物。通过他们的引领,使中国的科技行业、中国的基础研究行业再上新台阶,在世界的科技大潮流中能够勇立潮头。
第三个角度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就意味着他们不是按照平常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要发现他们完全区别于普通孩子的一些特别的优势,他们可能是歪才,可能是有点奇怪的人才,但是他某一方面的能力明显是超越平常的孩子。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以更广阔的思路去选拔,以更加创新的办法去识别,以更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思路,去大力培养。

Q

那您觉得现在的学校和家庭方面,应该如何去正确认识和发现拔尖创新人才?

游烈峰:拔尖创新人才识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孩子成长有很多条通道,有很多条赛道去发展,那么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他能不能在如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一个领域就是他能不能在我们的学科竞赛这一块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因为现在各个高校,尤其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高校,他们往往是通过一些竞赛的渠道去识别拔尖创新人才。这个竞赛要求比普通高考的要求要高很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看这个孩子在竞赛这条道路上能不能实现拔尖创新的这样一个最终的,比如走向清北、走向顶尖大学深造的这样一个通道。
同时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有一个好的时间规划,在这个时间规划里面去识别孩子适不适合走这条路,如果适合,那么就把他推到这条路,让他在竞赛这条路去发展;如果不适合,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科学的时间窗口,让他走回到参加普通高考,走普通高考大学选拔的通道。
拔尖人才培养不能拔苗助长,但是也不能缩手缩脚,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平衡点的基础是要有科学的眼光去识别潜力拔尖孩子,所以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善于发现拔尖人才“苗子”的“伯乐”有时候还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我认为在当前的家庭和当前的社会这是特别特别需要去加强的)。


Q

你觉得目前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解方面有什么误区?

游烈峰:目前来看,因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实际上从习总书记到党中央到国务院到教育部都是大力提倡的,这是符合国家政策的。那为什么有人提出来拔尖人才培养会不会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呢?主要是跟双减政策,可能有人觉得会不会有一定的冲突。实际上是不冲突的。双减政策,无疑是正确、必要的,他是解决我们孩子负担过重、不能够更好的成长的这样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做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在符合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去开展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采取创新的办法促进拔尖人才培养。



Q

再进一步讲,您觉得应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尤其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双减”政策的关系?

游烈峰:比如现在我们黄广教育集团就采取高科技双减。就是说我们是给每一个学生一张独立的试卷,实现一生一卷,就是每一次考试以后,把这个孩子的试题要扫描到后台,后台用人工智能,用大数据,对他的错题进行分析,形成他的未掌握知识点。这就是我们引进的黄广ABC。A就是AI,B是big data大数据,C是cloudy computing云计算。我们引进黄广ABC个性化培养系统以后,可以实现老师对孩子的未掌握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给孩子一生一卷,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我们是给每一个老师都配了一个黄广ABC人工智能老师,因此,考试之前孩子就不用钻进“题海战术”,孩子不用重复去做已经会做的题目,而是非常精准地去对孩子的未掌握知识进行突破。我觉得我们是比较好地处理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双减政策的关系。
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句话叫高科技双减,第二句话叫个性化培尖。由于引进了高科技手段,所以我们的双减实现了最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引进了个性化的培尖,所以我们培尖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因此,它可以实现很好的融合,不矛盾。


Q

“一生一卷”它是从哪个阶段开始的?

游烈峰:我们现在是从初中开始,初中高中都引进了这个黄广ABC系统,个性化的教学系统,更加有利于去减轻学生的负担。


Q

那您倡导这种模式全面覆盖吗?

游烈峰:倡导,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就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最美好教育的出口,最美好教育的出口就是应该站在科技的肩膀上,让科技赋能,让孩子减负,更高效地学习,而且是快乐地学习。


Q

这其实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种高科技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几千年前就已经讲过了,那在我们现代社会应该怎么样去因材施教?您是觉得应该用一种更加高科技的手段去来辅助它,对吗?

游烈峰:对,所以我是觉得教育它必须和科技结合在一起去开展,因为教育是几千年的话题,但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技术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与科技俱进。
我们黄广教育集团作为一个创新性的教育集团,在全国很多事情是第一个做的,比如我们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IT发展部,我们在2011年开学的第一年,我们就成立了IT发展部,我们就去研究最新的教育科技,最新的能够给孩子和老师带来学习效率提升和老师教学提升的科技工具有哪些。
我们学校有一个办学理念叫“中国心世界眼”。中国心讲的就是这些孩子他必须对中国的文化非常了解,厚植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的成果,同时,他要有世界眼光,他要有国际理解能力,他要站在世界的最新的视角去看新的科技变化,新的文化现象。这样才能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里面,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为中国做贡献,甚至将来可以为人类做贡献。



Q

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家庭的教育,你对家长有些什么建议呢?

游烈峰:我们希望接下来2024年,能够就花都青少年高质量成长方面做一些提案,开一些讲座,为家长提供一些咨询。
那么高质量成长它实际上至少包含四个含义,第一个含义要对孩子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的规划,做一些科学的安排。第二个方面是孩子的心理建设,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健康心理能力。第三个方面是孩子的人文精神,就是文科的知识和文科的素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文的底蕴,他要扎实。第四个就是科技精神,就是他的科技的思维,以及将来的创新能力这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对于花都的家长来讲,我特别想深刻的阐述一下“因材施教”这四个字。因材施教是对教师来讲的,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才而教学。但是我觉得对于家庭来讲,应该是“因才设向”,就是设定方向,就是因孩子的情况设定成长的道路和成长的方向。或者“因才铺路”,就是因他的情况不同来铺不同的路,让孩子成长。因此在这样一个理论基础之上,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不要过于焦虑,我觉得搞教育或者是为孩子铺路,或者是培养孩子,他不能做成工业,工业是什么概念呢?所有的孩子都一个模子、一模一样的,那么我们应该是按照智慧农业的做法去做教育,去做家庭教育,去做学校教育,去做整个的民族教育。什么叫智慧农业呢?智慧农业讲的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有生长规律的,且是有个性的,我们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因此要实施慢教育。也就是说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成长,要静待花开,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
在静待花开这样一个比较淡定的心态的基础之上,再做第二步,去发现孩子的特长,发现孩子的长板,每个孩子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去把孩子的长板发现出来,去培养他的长板,让他的长板足够长,长到他在社会上将来可以成为栋梁人才,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