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即将开闸的机会成本分析
(2014-01-07 16:08:03)
标签:
机会成本低价指数都达龙头 |
分类: 市场观察 |
是圈钱行情还是什么行情,我们现在无法去预测,当然,从主动资金的角度来考虑,此前的杀跌算不上坏事情。将指标股能做空的空间封锁了,自然,新股上市后对市场的冲击也就小了很多。
这有点阴谋论,只是主力的一种可能,我们不是主力,能猜的做局方式会有很多种,至于危和机,新股上市之后只要是稍微敏感点的资金,自然很快就能对主力的做局主线有一定的认识。
IPO是否如洪水猛兽,区别看待。比如09年11月份大盘的上涨,恰恰是那时候创业板开展大量新股上市的时候。你很难理解,为什么市场在大量圈钱,但是为什么会大涨。
这时候就有一些人用经验之道来进行解惑,利空出尽就是利好,但是我们听了这些之后还是有很多疑惑,为什么在当年创业板之前很多新股的上市,大盘反而跌了,这时候经验之道似乎就难以自圆其说。
为何会有很多矛盾之处,就在于所谓的经验很多时候并没有抓住本质。比如根据经验1+1=2,但是在化学实验这个未必会成立,你该如何解释。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首先,IPO上市因为新规的缘故,带来的是相对于发行价不高的新股,而13年很多小盘股都翻了N倍,其实,在于筹码,先上市的那批以小盘股为主,流通盘比较少,在这种背景下,价格低,流通盘比较少,就成为了操纵股价非常便捷的工具。
我相信就这点,很多机构和游资都能看到。但是,我觉得中小盘股票的上市出现的炒作规模未必是最大的。在于联动性。
为何在09年很多中小盘股票上市大盘没有涨,但是到了11月份创业板上市就容易被操纵带动指数大涨,在于中小盘的股票分布相对比较分散,而创业板的股票才上市,股票家数有限,在当时,操作一个创业板的股票做好了就能起到带动整个板块的作用,而中小板指数虽然也有,但是多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家数达到几百家,联动效果就不会很明显。
不过,这是当时的炒作模式,随着创业板这几年的扩容,家数也已经达到了几百家,规模的扩大,就导致,日后打造龙头只能带动相关概念的股票,无法一下子带动整个板块的股票。不过,在13年,手游超级高价股的出现,随着市值的不断膨胀,一些高价股成为了创业板的两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华谊兄弟,乐视网等都达到了几百亿的市值,通过这种市值作用也起到了较高的对指数的带动作用。
在今年,创业板股票后市开闸之所以更能带来联动炒作,在于创业板汇集了N倍股票的一半以上,巨大的价格差距,牛了一年的历史,必然就显得在后期那些低价的低位的股票成为被资金追捧的对象,而中小板可能差一些,但是同样存在巨大的价格对比,被资金追捧也就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