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山风蛊卦

分类: 《易经》《黄帝内经》 |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开始时亨通,有利于涉越大河。
“甲”是天干之始,引申为事情的发端。甲前三日为“辛”,同“新”,后甲三日为“丁”,是叮咛的意思。
甲的前三日,是说事物盛极而衰,将要崩溃,事前应该有自新的精神,尽力防患于未然。甲的后三日,是说事端在刚发生时还不严重,应当反复观察,以便于及时控制和挽救。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蛊卦是刚健在上阴柔在下,柔顺而静止,这就是蛊卦。蛊卦大亨通,天下得到治理。利于跋涉大川,是因为要去积极做事。开始的前三天和后三天,是事情终结后又有新的开始,这是天道的运行规律。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上卦为艮为山,性刚。下卦为巽为风,性柔。山下有风便是蛊卦的卦象。君子从这一卦象中受到启示,振作百姓培育美德。育是山,养育人民。
艮为山,含有止的意思,巽为风,含有顺从的意思,上止下顺从,事物肯定停止发展,结果很糟。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干:指干预,匡正,整饬。考:指长辈,老年人。有子,好儿子。
整治父辈留下的麻烦,有这样的好儿子,父辈可以免除罪过了。虽有危险,但是最终将会吉祥。
由泰卦变来,泰卦的乾坤都不在了,预示父母都不在了。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修正父辈的过失,振兴父亲的家业。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干:干预,匡正,整饬。、
整治母辈所造成的弊病,不可过于固执专断。
母亲造成的问题都是家族亲人之间,不可过分。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救治母辈所造成的弊病,既要顺应,又要匡救,不可偏颇,刚柔适中,不可固执专断。
九二与六五上下相应。六五为泰卦坤母的中爻,变蛊后坤象隐去,所以代表亡母。因母亲的问题是家庭问题,而父亲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有轻重之分。过分纠正母亲的不是,则会有伤孝道,而于治国没有多大益处。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匡正父辈弊端,会有一些懊悔,但是并无大的危害。
阳爻在刚位,手段一定会比较过激。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匡正父辈弊端,最终并无大的危害。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裕:指宽容,姑息,宽缓。
姑息宽容父辈的弊病,将来必然会出现憾事。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姑息宽容父辈的弊病,将来必然不会有所成就。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用:享用。誉:指美誉。
挽救父辈败坏的基业,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阴爻在刚位,刚柔相济,恰到好处。与九二正应,受到称赞。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之所以“挽救父辈所败坏的基业,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赞誉”,是因为以美德继承父辈的遗业,总是会受到欢迎的。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事王侯:是指不再为王侯之事而操劳。
高尚其事:认为自己做的事很高尚。
不谋求王侯事业,把这种行为看得很高尚。
九三六四六五是震卦,代表诸侯。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不侍奉王侯”,这种高洁的志向,可作为人们学习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