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捋一下故事情节。
——
故事是这样开头的,4岁的女儿露丝撞见了她39岁母亲玛丽恩和她16岁的小情人埃迪
在做爱。而实际上,埃迪是露丝的父亲有意雇来给他妻子做情人的。——悬念一
——
然后,这位39岁的母亲离开了四岁的女儿,离开了家。——悬念二
——
32年以后,36岁的著名作家露丝在荷兰书展期间,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此间,她77
岁的父亲自杀。——悬念三
——
然后,露丝坚定地嫁给了54岁的艾伦,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艾伦是她的小说编辑,
或者说是她的人生编辑,露丝确实爱艾伦,起码学会了爱他,但她更爱的是和他一起
度过的生活。但四年后,艾伦猝死。
——
此后一年,露丝嫁给了当年处理露丝目睹的凶杀案的哈利。露丝的女友汉娜依然独身,
她受不了哈利露丝夫妇的恩爱,而她自己的寂寞空窗期却越来越长。
——
76岁的露丝妈妈玛丽恩回到了53岁的埃迪身边。他们依旧相爱,非常小心地做爱。
*** 我再来捋一下人物性格。
——
埃迪16岁的时候,有了一份暑期工,为儿童文学作家特德开车,实则是特德为他妻子
雇来的情人,埃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和特德的妻子玛丽恩睡了六十次。并且一生爱
她。五十三的埃迪比实际年龄显老,驼背,很瘦,一种神经质、不健康的廋,他看上
去像个得了厌食症的人,他也不喝酒,他只是把健怡可乐倒在酒杯里喝。在某些重要
场合总是显得狼狈而又不合时宜。53岁的他和七八十岁的女士们谈恋爱。。
——
特德:露丝的父亲,玛丽恩的丈夫。儿童畅销书作家和插画家。尽管他没有利用清醒
的每一分钟追求女人,但足以称得上毕生流连花丛的色胚。(自然他对女人比对待小
孩更不可靠,他爱自己的女儿,为了女儿,他绝不在喝酒后开车)七十七岁,在睡了
女儿最好的朋友汉娜后(估计是汉娜自己送上门的)的不多时间后自杀。
——
汉娜,露丝大学同学,大学期间,露丝保持童贞,她却花柳无数。露丝的第二任丈夫
哈利这样评论他妻子的好友:汉娜的思维模式和妓女类似,妓女精于算计,斤斤计较
的情感绝对不值得信赖。作者对汉娜的讨厌是不言而喻的。
——
哈利,露丝的第二任丈夫:荷兰红灯区退休巡警,体格健壮,爱生活,爱健身,爱读
书,爱做饭,得孩子喜欢,爱护他辖区内的妓女们,但从没有和他们上过床。明白如
何闭上嘴巴,明白什么时候只能旁观。他有自己的随意粗率和野性的一面。但小说结
尾露丝也没有发现这些。
——
艾伦:出版社编辑,一个强势而分明的男人,作者安排他在娶了露丝四年后,突然辞世。
——
玛丽恩,露丝的母亲,承受一辈子的悲哀和不幸,也成为一个作家,把自己的悲哀化在
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在离开女儿露丝36年后,再次见到了女儿。也找到了她的幸运,因
为埃迪会守她一辈子,照顾她。
——
露丝,小说的主人公,胸美人强壮。年轻时,不如汉娜吸引人。爱自己的父亲,爱自
己的孩子,爱丈夫。两件事:一件是,狠狠揍了一顿违拗她意愿又打了她一拳的一个
心胸狭隘的男人。另一件事是,目睹了一起凶杀案,与凶手与被害者同处一屋,却没
能走出来阻拦。
***
作者安排了三个人的死亡。
——
罗伊,三十多年的妓女生涯。在红灯区有自己的临街橱窗,应该说衣食无忧。人也不
坏,有职业操守,但她的惨死是主人公露丝后续人生的起因。是不是也可以说,作者
其实厌恶操这种职业的女性?在书中对荷兰红灯区的描写的笔触基本是暗色颓糜的。
——
特德,露丝的父亲,身体非常健康,为什么作者不让他活着看到自己的外孙,不让他
有悔改的机会呢?还是作者认为到了这个年纪没有指望了,但是作者却为76岁的玛丽
恩安排了爱人和美好的生活。那么是作者的爱憎非常强烈?他憎恨这样的男人。但还
算让特德死的像个男人。
——
艾伦,作为露丝的第一任丈夫,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够美好的。所以,他必须为
露丝的第二任丈夫彻底让位,所以,作者让他死了。
作者写这本小说是为了生活中美好和向往,唾弃某些人生方式,我如此臆断。
那么这本小说中,作者的美好和向往是什么呢?唾弃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我已经在书中读到了,我也已经基本写在上面了。
我想到了王小波说的人生最美好的三件事情。
小说情节设置吸引人,小说读后也耐人寻味。
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这句话似乎挺有道理的。但我想把爱改成热爱是不是会更有道理。
热爱事业赚钱的,找到了自己;热爱美食旅游的,找到了自己;热爱阴谋算计的,也找到了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