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
(2013-12-16 15:12:41)
标签:
小强大生物教育 |
分类: 教学思考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
芜湖一中 赵琴
一、为什么选本实验?
本实验是新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内容。这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1)通过亲自研究一个真实的种群,加深对种群数量变化知识的理解;(2)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3)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4)运用显微观察和微生物培养的方法;(5)培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等等。这项探究在写法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包括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中只给予了必要的提示,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且本实验中所涉及的酵母菌的培养与计数方法也为选修1《果酒的制作》、《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本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取了哪些办法解决困难?开展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创新之处?
本实验在必修教材中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实验。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来讨论探究思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还是很有难度的;其次,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再次,本实验中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如何使用血球计数板,以及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也是一个难点,这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还有,本实验需要连续观察7天,需要学生的耐心和做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教师来说,本实验需要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酵母菌母液的配制,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配制等。教师在实验前需要反复实验,确定酵母菌母液的浓度以及培养液的浓度,这将直接关系到酵母菌的培养与计数。如果酵母菌起始值过大,会给计数带来麻烦;如果培养液浓度过低,将不利于酵母菌的培养。另外,本实验是一个探究性实验,教材在写法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教材中只给予了必要的提示,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安排好实验课堂,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真正做好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虽然实验难度较大,但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和组织,这项实验教学是完全可以开展的。首先谈一下,我在实验准备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实验准备中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酵母菌的活化,也就是酵母菌母液的配制。上面已经提到酵母菌母液浓度的把握很重要。因此在准备过程中我分别选取了质量浓度为0.5%(向100ml无菌水中加入0.5g安琪酵母干粉配制而成),1.0%,1.5%,2%四个浓度,通过比较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的酵母菌起始值,以及参考有关资料,最终确定酵母菌母液的质量浓度为1%。实验准备的第二步就是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配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的确定也很关键。我分别选取了质量浓度为1%(向100ml土豆汁中加入1g葡萄糖配制而成),3%,5%,7%,通过观察比较连续7天显微镜下培养后的酵母菌数,以及参考有关资料,最终确定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为5%。以上教师所进行的预实验是确保学生实验成功的前提。如果教师不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的实验结果无法做出预设,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指导,学生很难从实验中有所收获,效果必定较差。
下面我再来谈一下教学的设计思路。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如何将实验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想这是需要教师精心组织的。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提出一些可以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探究思路。通过讨论探究思路,使学生对实验操作中的一些细节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小组讨论制订实验计划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本实验中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是一个难点内容。我通过指导学生对血球计数板进行实物观察,以及借助PPT使学生对于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有了掌握。再通过请生物探究小组的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使同学们真正掌握它的使用的方法,为后面的计数打下基础。除了以上,我在实验教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创新之处,就是组织生物探究小组的8位同学提前进行了实验,完成了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结果的分析,并且请生物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课上向同学们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实验难度大,需要连续观察7天,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整个实验,通过探究小组的汇报,其他同学对整个实验的过程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完成实验。真正让课堂更为有效。
以上是我在开展本次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我想和我们更多的生物教师分享我的实验教学体会。整个实验我提前准备了1个月时间,用于预实验以及指导8位探究小组的同学提前进行实验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是预实验,我们可以不停的进行修正,从而保证了最后课堂的效果。在探究小组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实验结果比较接近,体现了在营养物质一定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长后趋于稳定,最后减少的趋势。这些都为其他同学的实验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很感谢8位探究小组的同学,我和他们一样,整个探究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也体会到了生物实验教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