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说课稿

(2013-11-27 09:46:48)
标签:

小强大生物

教学

教育

分类: 教师备课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展示幻灯片:教学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分析。(展示幻灯片)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

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

2、能力基础:一定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基础: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上课充满热情、积极发言、善于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明确实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具体内容如下4点:(展示)

(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用的实验方法;

         (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

能力目标:能找出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提高实践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通过以下

三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知识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提高学习

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

         (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养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知识理解掌握能力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1)体验(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与过程;

         (2)简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

教学难点:(1)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材料的原因;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

二、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分为三个层次:

(一)   实验探索 亲身感知:

(二)   理性探究 把握实质:

(三)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着重用到这几个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展示)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归纳法、分析推理法。

四、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析本节的教学过程。总体的设计如下:(展示总的结构)

环节1:创设情境 设疑激趣:由奈利的实验视频引入。这样的直观视频不但能拓宽学生的实验思维,还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2:进行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分组实验的由来:为了让红细胞吸水涨破,教材的设计是直接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个方法并不理想,吸水纸极易把红细胞吸跑,以致视野中观察不到红细胞。所以我做了改进:采取分组实验、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同组的两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观察正常状态下的红细胞;另一位同学直接用蒸馏水对家兔血液进行稀释,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吸水涨破之后的红细胞的。这样调整之后实验效果比较好,基本上每组同学都能在显微视野中观察到正常状态的红细胞和吸水涨破之后的红细胞。(展示实验结果照片)

从知识完整性考虑,补充了实验室提取细胞膜用到的离心机的使用,最终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小组合作 。动手实验,在做中学

环节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先提供两则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作为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讨论推理,得出细胞膜的可能成分。然后呈现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到的几种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数据图表,学生归纳总结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环节4: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这个功能是作为边界的基本功能,学生能较好理解。设计时选用学生已做过的实验中见过的细胞图像,以学生熟悉的例子解释新的知识;

“这个功能是不是意味着细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呢?”以这样的问题过渡到细胞膜的第二个功能,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红苋菜为例,说明活细胞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并鼓励学生尝试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解释这个功能;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个功能要到后面才会深入学习,所以在这里我主要是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该功能。

细胞壁:解决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温故知新:为什么细胞壁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

达标检测  巩固新知

1、 过程性检测: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巡视、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练习题的形式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结归纳  构建新知:以概念图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