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柏林练习
(2019-11-08 10:23:16)分类: 6年级 |
14 在柏林 第一课时
一、组词。
思(
腮(
揭(
喝(
二、造句。
不假思索:
指手画脚:
三、本文两次写到小姑娘“笑” 的目的是(
A.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对老人举动的不理解。
B.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
C.以喜衬悲,渲染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
D.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四、查字典填空。
(1)“裹”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它的第六画是_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
(3)“蝉”是_______结构,第三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4)“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写出与“涧”具有相同读音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
14 在柏林 第二课时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嘶哑——
苍白——
迅速——
二、选词填空。
1.一棵棵高大的树(
2.天安门广场上(
3.英雄就像一座(
三、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这里是外貌描写。(
2.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这里对桑娜这个人物的心理描写。(
3.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句话是设问句。(
四、阅读练习。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义是指老妇人对
坐在他身边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做了怎样的描写?这些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3.怎样理解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