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趣味识字的实践与研究” -——《识字7》课例研究
(2017-06-26 16:12:45)
标签:
教育语文课例研究 |
“小学低年段趣味识字的实践与研究”
-——《识字7》课例研究
李家沱小学 杨灵
一、主题的提出
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法的重点之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对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仅仅一、二年级规定的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至少要认识300个汉字。这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识字量是大大增加了。在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反映低年级孩子面对大量的生字回生极快,变化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由此可以看出,识字不仅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新课程下教师必须攻克的重点问题,如果识字教学过程“就字识字”就相当乏味单调,效率很低。成为新课程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瓶颈。低年级儿童由于他们年龄小,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暂。教师苦口婆心地讲或让学生枯燥乏味地练习,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改变识字教学枯躁乏味现象,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成了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思路
本课例将以二年级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从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切入,以学生识字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生字,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趣味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识字。
三、实践研究
一、情景导入:
今天园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动物朋友,大家想不想和他们打个招呼呢?
二、趣味识字识字
1、贴名片。
2、分类识字
3、利用偏旁巧识字:
“隹”
师:(课件演示)我们祖先在观察中还发现有些鸟长着短尾巴,根据短尾巴的特点,就创造了“隹”,如“雄、鹰、雁、雀”都有隹字旁。这个“隹”字表示短尾巴鸟。
4、猜字谜,巩固识字:
(两人挤过独木桥(丛)房屋底下拴头牛(牢)女孩欢欢喜喜(嬉)手拿户口本(护)美丽的鸟儿(鹂)
三、趣味读文:拍手读
四、指导写字:“保护”
第一次试教:
(一)观察课堂教学过程:
2、紧接着在出示名片贴图片这一环节,设计也很好,但时间上花费太多,教学节奏便慢。3、在识字环节,让学生观察蓝色字体的字,发现规律,教师放手不够,学生思维没能得到更好训练。
4、在教学“隹”字旁的时候,速度太快,不扎实,学生映象不深刻。
5、读词语和儿歌方式太单一,读的量不够,使得字词教学不够扎实。
6、最后的拍手游戏,要求有些死板,按老师的方式拍手,学生有些困难。
(二)观察学生
1.课前谈话,老师出示动物图片,学生和动物们打招呼热情还不够。
2.学生将动物名片贴在图片下面,参与积极,有兴趣。
3.读动物名片时,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教学生读词语,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4.学生齐读词语环节还有学生读错,接着学生抢读,能干的孩子能快速认读,学困生滥竽充数。生字教学没有落实,导致学生后面读课文不准确。
5.在找“鹰、雄、雀、雁”相同的那一部分,孩子说不出名字,可以让学生指一指。
6.接近课堂尾声的写字教学,学生兴趣不高,有点儿坐不住了,还应该想法激发学习兴趣。
原因:
1、是为了走环节而讲课,关注学生不够,课堂看似热闹,但是对于字词的落实却不到位。
2、整堂课的整体趣味性不强,识字、读词、读句的训练层次不太明显,朗读的也缺少多样化
第二次试教:
(一)观察课堂教学过程:
1、打招呼时间安排紧凑多了,气氛活跃,效果好。、2、在识字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不同颜色的字,从而发现规律,充分尊重了学生,效果好。“隹”字旁的处理,不但讲解清楚,图文并茂,而且还进行了扩词练习,使学生对“隹”字旁的几个生字掌握很扎实。3、词语教学读的方式丰富,、落实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文学习规律。4、儿歌读的方式还不够丰富。写字教学时,字的结构和笔画引导有些粗糙。展示时也不够丰富。
第三次试教(学生)
1、
2、
3、
4、
观察课堂教学过程
第三次试教:
1、贴名片环节调整后,速度和效果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2、分类时,采用课件出示的方式,使读的训练又得到了巩固,很好。“隹”字旁的几个字教学清楚,处理扎实,学生印象深刻。3、其余几个生字在随文中处理,有的强调了读音,有的注重了字形的强调,落实很好。
4、句子的读,方式很好,关注了生成的问题,及时纠正。
5、写字环节的引导和放手让学生观察,都处理很好。但交流书写效果还是有些仓促。
四、收获体会
1识字方法例举:形象识字,创设情境识字,趣味游戏识字, 自编字谜识字, 课内外结合,生活中识字.
2、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行为观察
第一次:随意性大,口头话较多,开课时可以导读,写字环节教师语言没有重点,给学生错误引导。
第二次:关注学生,注意纠正错误,字词部分落实到位,学生读得更准确了,“隹”贴字部分学生掌握更好些。写字环节学生积极性不太够。
第三次:老师语言更简洁,过渡语自然.
3、团队成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