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发言参与度)
(2014-09-17 21:21:46)
标签:
育儿 |
分类: 研修日志 |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发言参与度)
观察记录人: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原昌学校苗艳利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
观察点:学生发言的次数和位置
研究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课题:《找规律》
时间:8月20日下午
|
第一列 |
第二列 |
第三列 |
过 道 |
第四列 |
第五列 |
第六列 |
第一行 |
0 |
5 |
4 |
0 |
3 |
0 |
|
第二行 |
2 |
3 |
2 |
1 |
6 |
0 |
|
第三行 |
5 |
2 |
2 |
3 |
0 |
0 |
(附)分析、思考与建议:
数据分析:一共18个学生,却有6个学生从未发言,还有1个学生也只发言1次。学生发言参与率大约66.7%,积极发言的只有3人,占16.7%。如果是大班额的教学又会有多少孩子陪听陪坐呢?未发言的孩子大多座位是处于边缘地带的。
上面这样的情况是在常态课和公开课的共性问题,到高年级尤为严重。这就造成了课堂成了“那3位同学”的表演舞台,而其他学生则在课堂上处于低头不语的压抑状态,犹如学习的旁观者,课堂上看不到他们的参与,宝贵的时间从身边悄然流逝,该学的没学好,课后还要去补习,从而加重了学习负担。
思考:
这些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发言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人家说他也说,叫他说却说不好;2、准备不足而无话可说;3、想说,怕同学笑他不敢举手说;4、不理不睬不愿说; 5、学生多次举手并没有被关注,便不再举手发言……
其实,孩子们自身是有主动发言的心理动机的,但孩子们在主动发言时有所顾虑;同时教师在提问时也照顾不周,没有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因而造成了部分孩子发言不够主动的现状。
建议:
课堂发言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主动、积极发言的学生,总是十分专注于课堂学习,注意聆听教师、学生的每一句话语,并能仔细领会话语的主题,把有关的意思内化为自身的思维,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有效的、能促进学生真正发展的。
如何让课堂上那些沉默的孩子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对小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经常表扬一些发言声音响亮的学生;发言质量高的学生;认真聆听别人发言的学生等等。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模仿对象,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各个争当榜样,跃跃欲试。
当学生发言忸怩或小声的时候,教师要加以充分地鼓励。发言声音小的学生一般都是不够自信,关于这一点,我告诉学生不管你的回答正确与否,你都应该自信,因为你动脑筋了,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说出来。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回答问题,学生还拘束什么呢?
二、指导发言
其实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表现欲望很强,喜欢听表扬的话,经历的挫折太少。当他的发言得到肯定和赞扬的时候,就会调动他发言的积极性;当他的发言被师生无情否定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要经常向灌输学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扬长避短”等观点。然后,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要求从发言的内容和语句,态度和礼貌,思想和诚意,思维和方法,勇气和胆识等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发现他们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一面,委婉而亲切地指导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光是师生之间,还要经常开展小组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保证每节课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比如,我班有一位女孩子卫媛捷,文静秀气,聪明伶俐,上课专心听讲,就是发言时声音太小。我和家长交流后,初步分析应该是性格内向所致。其实她每次发言的质量都挺高的,在老师一次次鼓励下,在同学的信任下,她不但发言声音响亮了,还经常提出质疑,甚至下课了还到我跟前来问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真让人感到欣慰。
三、走进学生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善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课堂才会达到一种畅所欲言的境界。
让我们用爱心和智慧,为学生建构和谐的课堂,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自信,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