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按比分配问题》教案

(2013-10-21 14:40:34)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堂现场

原昌学校数学学科“四四单元数模”专用教案

                 小学数学“四四单元”教学模式之(转化)

课题

《按比分配问题》

课型

转化课

内容特征

递进教材

核心

知识点

按比分配问题的

解题方法

备课时间

1020

上课教师

苗艳利

上课时间

1025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问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

准备练习—情境导入—尝试交流—归纳方法—应用拓展—总结延伸

环节及时间

师生双边活动

 

师生互致问候

(课前3分)

 

老师和孩子们相互问好,沟通交流,活跃气氛,拉近师生关系,为课的开始做好心理准备。

 

明确学习任务

2分)

 

让孩子们了解课上要学些什么?(1、推想训练发展思维能力;2、尝试解决分配问题;3、师生归纳分配问题的方法;4、挑战生活中的分配问题;5、反思评价自己的收获及表现。)

 

一、思维      训练

3分)

 

 

 

师:原昌学校六年级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生:猜一猜,男生和女生可能有多少人?想一想,男生人数是( )份,女生人数是( )份,全班人数是( )份;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情境导入   

2分)

 

 

师:学校奖励一批图书给六年级,老师计划平均分成2份,一半给男生,另一半给女生,你们认为怎么样?怎样分合理呢?

学生发表意见。

师:的确,按人数的比来分,每个学生手中的图书数量才一样,这样分最合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平均分配有时不够合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分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按比分配问题”(板书课题)

 

三、尝试    交流

15分)

 

 

 

原昌学校奖励45本图书给六年级学生,按3:2分给男生和女生,男生和女生各分得多少本?

1、读题,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按3:2分给男生和女生”。

2、学生自主画图。

3、师借助学生作图,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师巡视指导,发现学情。

5、学生展示交流,师生评价。

6、学生检验作答。

 

四、归纳方法

5分)

 

 

 

师:静心思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方法?你不习惯用哪种方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比较、归纳方法:方法一,把比转化成份数,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求几份是多少;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数,把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总份数,再想各部分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数乘以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数量。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应用数学上的“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转

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建议大家都掌握。尤其是哪种方法不习惯,我们就越要挑战自己,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五、应用拓展

10分)

 

 

挑战一:分解性思维练习。

挑战二:对应性基础练习。(题中有直接给出比,需要先确定按什么比来分配。)

挑战三:综合性拓展练习。

 

六、总结延伸

3分)

 

总结收获:

师:会学习的同学总是善于总结和反思,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评价一下自己和老师这节课表现怎么样?同桌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

学生同桌交流。

课外延伸:请同学们编一道按比分配问题,画图分析列式解答,并讲给自己的家长听!请和家长探讨“平均分是按比分吗?如果是,是按什么样的比分的?”

板书

设计

按比分配问题

32

(转化)

份数                    分数

(学生板演“归一解法”)    (学生板演“分数乘法解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