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班主任》2025年第3期“特别关注”栏目约稿:家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寻找家校共育的“最大公

(2025-01-02 15:44:23)
《新班主任》2025年第3期“特别关注”栏目约稿:家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寻找家校共育的“最大公约数”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和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引路人。然而,两者的教育理念可能出现分歧。比如,一方可能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而另一方则强调学业成绩的进步;一方可能倾向于宽松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自主权,而另一方可能认为严格的管理和约束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家校教育理念不一致,不仅会导致孩子接收到的教育信息混乱,不知道应该听从谁的指导而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还可能削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甚至引发家校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家校教育理念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及认知角度的不同,归根结底源于双方对孩子成长需求以及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但无论如何,“一切为了孩子好”是家校双方共同的初衷。 面对与自己教育理念相左的家长,教师该如何应对?或者说,教师如何在统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尊重家长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欢迎各位老师积极支招,踊跃投稿。 截稿日期:2025年1月23日 注意事项: 1.本栏目投稿邮箱:736387691@qq.com。 2.来稿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谢绝抄袭和一文多发。 3.文章形式不限(诗歌、小说除外),可以案例叙述议论说理或理论阐释等形式围绕每期话题谈自己的理论认识、经验教训、反思感悟、策略方法、意见建议等;要求观点鲜明、角度新颖、案例真实、方法有效、过程生动,既要符合当期讨论主题,又具有启发借鉴意义;字数3200字以上。 4.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处注明姓名、地址、电话,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参与第×期特别关注”。因本刊稿费采用银行转账形式发放,所以请务必写清楚您的银行账号及开户行信息(具体到支行名称、行号),方便及时收到稿费。 5.文章若刊登,会在微信公众号“致敬班主任”中公布目录。 6.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编辑部(电话:027-87156950)咨询编辑。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2024-12-31 21:37:30 [分享] 告别2024,拥抱2025:在时光的流转中前行 继续沉默: 01-01 08:02:51 [分享]范进中举的课堂“疯”情 《新班主任》陈建军: 01-02 09:16:59 《新班主任》“心理导航”栏目2025年第3期话题:当学生反感某位老师时,如何疏导?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处事风格,有的老师深受孩子喜爱,也有的老师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反感情绪,轻则课上不愿听、作业不愿做,重则扰乱课堂秩序,甚至于和老师对着干。这些行为的结果,是学生成绩下滑、情绪受到困扰、师生关系紧张等,最终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反感老师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要谨慎地查明缘由,从心理层面化解学生的反感情绪。 作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当学生反感某位老师时,我们该如何疏导?你有什么好的心理辅导方法?你有这样的心理辅导案例吗?你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策略?请联系您的工作实践和具体教育案例,选择角度讨论话题。 本话题的截稿时间为1月24日。 1.投稿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反思感受等,文章要求3200字以上为宜,内容应贴近实践,方法符合教育规律。文章要求原创,文责自负。投稿邮箱:965355285@qq.com。 2.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处注明姓名、地址、邮编、电话及QQ(或其他联系方式),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第3期心理导航”。因本刊稿费采用银行转账形式发放,所以请务必写清楚您的银行账号及开户行信息(具体到支行名称、行号),方便及时收到稿费。 3.文章若刊登,会在微信公众号“致敬班主任”中公布目录。 4.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编辑部(电话:027-87156950),也可加入本刊官方QQ群(新班主任家园1群:73707248),或加QQ:965355285在线咨询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