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之友案例评析:是什么时候失去了教育的耐心?【中学版征稿】
(2022-09-02 17:02:31)案例:是什么时候失去了教育的耐心?投稿邮箱:bzrzyzxb@qq.com截稿日期:2022年9月20日
投稿说明:来稿请用附件发送,并在邮箱主题中注明“案例评析”字样。稿件中请随附具体通联方式(姓名、电话、单位名称、详细地址、邮编、邮箱等),便于编辑后期与您联系。如有疑问请实名加QQ群:431901809咨询。
声明:本刊案例评析栏目用来征集评议的案例原文,因涉及作者个人隐私,如果尚未正式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于任何网络载体,比如个人博客、论坛发帖等。如已转载,请及时删除,谢谢!
是什么时候失去了教育的耐心?
有一件事情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高考放榜,当查到梦梦的成绩时,我不禁吓了一跳:618分,高居班上第三。我不由想起了高考完那天,大家累了三天,都在一身轻松地收拾行囊。梦梦失魂落魄地一把抓住我的衣袖,不停地问:“老师,你说我能考上好大学吗?我感觉心里很没底!”然而,她的祈求和无助并没有换来我的鼓励和安慰,我只是说:“考都考完了,担心有啥用?先回去好好放松几天,等消息吧!”我心里又补了一句:说不定,考普通一本大学都不保险。
想到这里,我轻轻地叹了口气,开始回忆我与梦梦相处的点点滴滴,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孩子失去了教育的耐心,连几句安慰的话都不愿意说了呢?
梦梦刚分到我们班时,在六十多人的班里面排四十左右。由于“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习惯,一开始并没怎么注意到这个安静胆小的小姑娘。直到一次月考完,我在分析孩子们的成绩时,发现梦梦考到了班上的第十名,相比进班时进步了三十多名,是班上进步最大的同学。我精神一振:刚分班,正是想抓学风、树榜样的时候,这真是瞌睡来了碰着个枕头啊。班会总结时,我当着全班大大地表扬了梦梦一番,号召大家向梦梦学习。私下里,在鼓励其他暂时落后的同学时,也不时地提起梦梦逆袭的例子激励他们。
谁知,好景不长,在下一次的月考中,梦梦的成绩一下子又滑到了四十多名。我既尴尬又无奈,找到梦梦,跟她一起分析试卷,分析应考技巧,总结得失,还鼓励她:“考试出现起伏很正常,要摆正心态,愈挫愈勇!”
终于在又一次的考试中,梦梦再一次考进前十,位居第九,我也总算松了口气。开班会课时,我又给大家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会取得应有的成绩。尤其是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们,一定要向梦梦同学学习,虽然成绩暂时有一些波动,但是她意志坚定、愈挫愈勇,我相信她最终一定能稳在前十名。
然而,现实再一次打脸。在接下来的两次考试中,梦梦连续考得不理想,班上也听到了一些“有人喜欢作弊”的传言。这下,我有点坐不住了,忍不住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怎么回事?为什么成绩波动这么大?”她支支吾吾地半天,只说“我也不知道”,就开始低头一个劲儿抽泣。我看她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说出了疑问:“是不是之前考得好的时候成绩都有水分?”说完我也有点后悔,不该这么直白。
她猛然抬起头,委屈道:“我没有作弊!”我着急地问道:“那你倒是说出个原因来啊,怎么就起伏这么大?”她又是一句:“我真不知道,每次都是一样的状态学习,可成绩就是起伏不定!”我见她始终说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不禁多了些猜测。一想到自己树立的“榜样”这么“不靠谱”,我有点意兴阑珊地说:“希望你以后脚踏实地,把基础打牢,不要再上上下下的了。”
后面的考试,我已经不再关注梦梦的成绩,这种心态下,也忽略了梦梦高三时成绩其实已经稳定了许多。我后来查阅了高三的历次月考成绩,发现随着一轮复习完,梦梦补齐了之前的知识漏洞后,成绩基本就稳定了,只是后期主抓学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和偏科学生的补弱,再加上对梦梦的一丝成见,我就没有过多地关心过她。
现在想来,磨灭我对梦梦“耐心”的就是“教育功利心”。当梦梦成绩不断反复出现波动后,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我下意识地逐渐对她失去耐心,而没有真正用心去帮助她解决困难。最后,当听到“有人喜欢作弊”的传言时,就像一下子为自己找到了台阶一样,为她贴上了“作弊”的标签。如果不是她用优异的高考成绩将我打醒的话,我对她的印象可能就固定成“不稳定”“不踏实”了。
想到这里,我既庆幸,又悔恨。庆幸的是,梦梦没有因为我的不耐烦和怀疑而一蹶不振,仍然顶着压力默默坚持努力。悔恨的是,如果当时我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耐心关怀,梦梦的学习可能会更加顺利,对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加自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此,我时刻警醒自己。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中学
Tips:1、请针对以上案例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写出自己的相关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2、案例评析栏目具有特殊性,整个流程如下:发布征稿案例→征集评议文章→公布审稿结果→案例和评析稿一起发表3、此处评析稿件请一律发指定邮箱,不通过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