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征稿丨这么多稿约,你不来看?
(2021-03-09 17:17:19)1
指向思维训练的习作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习作教学的设计上有较大变化,如独立的习作单元、明确的习作语文要素、明晰的习作能力序列,《福建教育》近几年也根据教材的变化,陆续推出了《想象力表达结构化教学》《由“说”到“写”探路写话》《细化目标,构建写人习作体系》《指向能力的习作单元多元解读》《以“用”为本的实用类习作教学》等多期专辑,聚焦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习作教学。但是,无论是哪一阶段、哪一类型的习作,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把握人、事、物的特征,去把握表达的逻辑。因而,习作的核心其实是思维的训练。如何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上,让习作教学与思维训练更有效地融合呢?请结合统编教科书具体一次(类)习作展开分析。
字数:4000字左右
截稿日期:3月31日
投稿邮箱:352308341@qq.com
2
立足学情的提问策略单元教学思考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不仅重视学生阅读量的提升,还重视阅读方法的习得,因而编排了四次阅读策略单元的专门学习。继《指向预测策略的阅读策略单元》和《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反观与再审视》两期专辑探讨后,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阅读策略单元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并提炼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式。即便如此,阅读策略仍有值得思辨之处。以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提问阅读策略单元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有时候并不是不敢提问,也不是不会提问,但面对文本就是提不出什么问题。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发现问题、产生问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其发现真正的问题。这也导致“带着问题去读书”最后不过是“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阅读碎片化和浅薄化的问题随之出现。如何教好阅读策略?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仍然是核心与落脚点。唯有解决“本源”,方能让策略教学落到实处。请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反思,提出观点。
字数:4000字左右
截稿日期:4月30日
投稿邮箱:352308341@qq.com
3
“快乐读书吧”的解读与教学
自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推出以来,《福建教育》紧扣教材倡导大量阅读的理念,策划了如《“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新范式》《基于教材,寻路课外阅读》《联通课内外,拓宽古典作品教学空间》《从名著节选走向整本书阅读》等多期专辑。在一系列的探讨中,既呈现了诸多有效方法,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小学阶段的课内外阅读指导是否有一条明晰的主线,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由此我们再观照“快乐读书吧”栏目,深入解读教材编者是如何通过这一栏目激发学生阅读各类书籍的兴趣,学习阅读各类书籍的方法。这样,我们方能进一步阐述如何将“兴趣”与“方法”有机结合,教好“快乐读书吧”。请择具体一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进行分析,亦可从整体序列的角度加以阐述。
字数:3500字左右
截稿日期:4月30日
投稿邮箱:352308341@qq.com
4
细读“难”文,突破教学难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不少长难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福建教育》2021年《统编教科书长文教学的再思考》《从名著节选走向整本书阅读》连续两期针对长难文的专辑研讨中,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破解长难文的关键在于对文本全面、深入且准确的把握,即文本细读。教师的文本细读不同于普通读者或是文学评论家的细读,其落脚点应当是课堂教学,这也是文本细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工作的原因之一。比如,节选自《红楼梦》的《红楼春趣》、鲁迅的《好的故事》,或者一些现当代诗歌等难文,不仅涉及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还涉及教学中达成某些目标的难度,这样的课文更需要且必须要教师不断地深潜入文本,方能把握文本内涵、教材意图,进而找准与学情的联结,有效施教。请择统编教科书中的一篇难文进行细读,阐述教学的理据。
字数:3500字左右
截稿日期:4月30日
投稿邮箱:352308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