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2015-09-27 10:57:25)
标签:

育儿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开学初,校长向我们推荐了本学期的业务笔记相关书目,在众多的书籍当中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我的教育思考》这本书,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己很崇拜李镇西老师,喜欢他这样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二是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教三十年的感悟,我想这三十年的感悟会给我很多的启示。从教三年来,我这个年轻教师有着一些疑问,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启示。

本书的作者,李镇西原本志立于文学,却阴差阳错地做了教师,但是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他觉得如果没有教师这个行业是无法成就他的文字,如果没有对文学的热爱也无法成就他对教育的思考。作者曾任教多年,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在教学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在教育过程中,一边创新自己的教学,一边思考如何让教学更有新意且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体制下更好的生存发展。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最怕听到的就是学生说:“老师,您这样不公平。”学生抵触的心理,给我的工作会带来很大的阻力。而我,又是一个希望民主的老师,我也喜欢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努力让自己的班级可以实现民主。通过读书,我明白了,单单听取学生的意见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主。

在书中提到了雷梦佳同学的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作为老师,雷梦佳的班主任并没有真的引导学生明白民主的含义,没有真正的做到尊重学生。让一群孩子投票决定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们并不具备理性判断的能力。对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冷静下来做出理性的判断。反观之,在同样的情况之下,例子中的张彦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尊重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心唤醒班级中所有同学的爱心,使同学们明白民主的真正含义所在。我想,这就是一个作为班主任的幸福,一个班集体的幸福。李镇西提出的民主、尊重每一个孩子绝不是一句夸夸其谈的大话,而是发自内心地发现自己与学生间根深蒂固的地位,以更真诚的态度去走进每一个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不尽向我们诠释了民主教育对人的尊重性,还从心灵间的对话使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孩子捍卫尊严,才能让教育的发言更有力量。

后进生,每个班级都有,我们也总是有诸多的抱怨之词,可是,正如李镇西所言,换一种眼光,也就是儿童的眼光,更准确地说,站在后进生的角度看它,你的心情就会大大不同。你会为自己以前的想法、做法感到惭愧,因为,这些孩子不但可怜,而且可敬。

试想一下,长年累月,每天准时坐在教室里听自己听不懂的课,容易吗?这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即使这样,还要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笑和家长的打骂。然而,他们从不悲观绝望,每天依然准时走进课堂,对老师有理,对同学友好,对值日积极,这是一种多么良好的心理素质,多么宽容大度?

其实,我们都有切身感受:上学时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后进生,在毕业之后,经常来看望老师,态度非常亲密;上学时虽然成绩平平,但毕业后的发展却不容小觑,而且具有超强的抗挫能力。说到这一点,作为老师,有点脸红。

仔细想想,我们做老师的,其实在很多方面,可能还不如后进生。他们,实际上可敬又可佩!

转变你的眼光和心态,善待后进生吧!其实,谁是真正的后进生还不一定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更需要如此。阅读是教育前进的动力。李镇西认为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是阅读,尤其在教育行业,更要做到“与书为友”。他与老师们一起阅读,督促他们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氛围。对于他自己的书,他认为绝不能强迫老师读,而是应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读,而心甘情愿就要把书写得平凡,但平凡却不意味着肤浅,他认为平凡中一样可以寓意深刻。同时,他鼓励我们阅读教育经典,因为“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期的,从这些经典中吸取知识力量,找到我们可借鉴与模仿的案例,从生动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校长在和我们青年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提到教师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教师用于一定要明确,不能言不达意。我回想自己平时在课堂上的用语,发现自己身上确实存在着言不达意的情况,才发现自己真的要规范自己的用语。

教师作为一种强势的力量,其自身的语言行为会对学生残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会吸引学生去模仿。而恰巧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时候太过随意,用生活中的一些话语,或者是不文明的语言,就会被学生学走,必然对他们是一种很不好的影响。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

作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名师名校长,还能够对教育的各种现象这么敏感,的确很不简单。李镇西老师还能够用一颗童心,用一颗爱心,单纯的去看待我们眼中那些习以为见的事情,怎能不让人感到钦佩。我的教育生涯才刚刚开始,仅仅是起步阶段的我就有了很多的感触,相信随着我从教时间的增长,我会有更多的感触,同时,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还要坚持多读书,帮助完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责任与借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