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反思
(2018-11-01 07:29:00)
标签:
杂谈 |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反思
10月24日,吴江区小学语文能手、新秀后备梯队培训班的老师们在一起进行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分组研讨活动。这次活动,3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3节精彩课堂教学和1场专家点评讲座,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活动过程中,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灵活的交流与点评,让我领略了组内老师们的课堂风采,感受到了他们的教学思想、
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处理的独到之处。特别是三位老师对于课堂情景创设新颖,到位,让我受益颇深。
语文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语文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语文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在这三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如余老师执教的《大小多少》,为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她将课文说成是农场,让孩子们去找找农场中有哪些可爱的动物,一下子就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倪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倪老师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青蛙的感受,创设了办法,把书卷成一个筒,然后闭上眼睛看。这个方法很好。只是不要移动,学生就知道青蛙天天懒懒地坐在井里能只看见一个固定的小小的天。在理解有困难时运用小实验,给学生直观体会的机会。而李老师执教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更是多次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情来提高朗读水平。
总之通过课堂研讨活动,我对于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有效性,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同时,又要走出教材,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这样的课堂才更具有效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