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成性资源”,是相对于准备好了的课程资源而言的,不是指“节外生枝”的意思。但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均可视作“生成性资源”。对于课堂上学生创造的资源,我们怎么处理?
课堂上,学生创造的资源很多,对于生成的每一个新问题,教师如果逐一详细解答的话,势必影响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难点的突破,挤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及时处理要学生生成的资源,做出判断:哪些信息需要通过讲解以强化正确认识?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哪些问题涉及面较广,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因此需要我们对学生的生成信息作有效的提炼。而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都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敏锐果断地处理问题,给予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同时,我们认为应站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生产生的“错误资源”,要在当堂的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发展性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