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结构

(2015-12-23 10:01: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教,说说,议议

如果将课堂看成是给学生安排的一趟旅程,就意味着要追问这一趟旅程是要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怎么去以及是否到达目的地等问题。

   这趟旅程“从哪里出发”如同课前的教学分析,“到哪里去”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怎么去”则是为到达学习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否到达目的地”则可以用评价任务来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因此,我觉得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就得将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三者的一致。

首先我们要保障学生课上有要明确完成的目标。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前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来确立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确保课堂核心和方向的正确性。

那如何检测学生是否到达了我们预设的预习目标呢?这就需要有相对应的评价任务来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如果说学习目标是预期学生学到怎样,那评价任务则可以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有了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我们就可以安排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就是安排评价任务的过程。我们可以分成3步:第一步,呈现评价任务。老师可以用PPT、板书、任务单等形式向学生出示评价任务。让学生对接下来课堂上要开展的活动有明确的了解,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第二步,围绕这个评价任务展开学习。学生明确了任务,就可以用朗读、圈画、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学习活动。第三步,交流与分享。学生可以面向其他学生、老师交流自己思考的问题,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信息做出反馈,根据评价任务完成的程度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学习目标出发,围绕目标,我们用适当的方法过程进行教学,通过评价任务检测教学效果,以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