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 |
刘瑞祥
本文涉及的两种体裁,出自于蒋迅老师的文章《从两首别样的数学诗谈起》。
一、斐波那契体
所谓“斐波那契体”诗,是指诗的每一行字数(单词数)恰好等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值,即第一二行都是一个字或者单词,以后每行都等于前两行字数或者单词数的和,即:1,1,2,3,5,8,13,21……下面是我写的一首《勾股定理》:
角
边
相关
勾股弦
本领大过天
几何之本谁曰不然
毕氏发现欧氏证明中国花样翻
距离计算正堪用垂直判断逆定理二者原来骨肉连
二、维恩体
这种体裁格式恰似集合论中的“维恩图”,要求第一首诗每句的尾字恰好是第二首诗每句的首字。严格来说,这些重复的字还得组成有意义的一句话,但是我作不到了,只写成下面的样子,希望还有点诗味。
集合运算交并(补)天原本石兄愿
数理逻辑与或(非)为人间走一番
悖论出于剃头(匠)心独具红楼梦
未解他日封神(谁)能参破荒唐言
前一篇:传统初等几何的一个教育价值
后一篇:京剧剧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