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逻辑学里说的“命题的词项周延”

(2017-02-07 21:00:11)
分类: 文化
刘瑞祥
按:逻辑学往往被看作数学的基础,事实是否如此当然可以讨论,但要说逻辑和数学的关系密切,是没有问题的。本文分析了逻辑学里“周延”这个概念,希望给朋友们一点帮助。
谈谈逻辑学里说的“命题的词项周延”
一、周延的含义
  我自己读逻辑学方面的书,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是所谓的“周延”。书里对“周延”怎么定义的我就不说了,任何逻辑学教程里都有,并且给出了四种基本命题的词项周延情况。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各举一例句:
  • 全称肯定命题(例句:所有鸟会飞)———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 全称否定命题(例句:所有鸟不会飞)——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 特称肯定命题(例句:有的鸟会飞)———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 特称否定命题(例句:有的鸟不会飞)——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也就是说,对于主项来说,全称的是周延的,特称的是不周延的。这很好理解,因为全称命题就是断定了主项的全部外延嘛。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例句里,“所有鸟”已经包括了鸟的全体。
  我一直困惑的是谓项的情况,按照书里的说法,肯定命题不周延,否定命题周延。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了很长时间,终于顿悟明白,现在把心得写下来:
  肯定命题:“所有鸟会飞”和“有的鸟会飞”,谓项都是不周延的,因为命题既没有告诉我们“会飞的东西里是不是还包括别的”(谓项的全部外延之内还有没有别的东西),也没有告诉我们“有没有不会飞的东西”(谓项的全部外延之外还有没有东西)。
  否定命题:“所有鸟不会飞”和“有的鸟不会飞”,谓项都是周延的,因为命题至少告诉了我们“存在不会飞的东西”(谓项的全部外延之外还有东西)。
  当然,我前面所说“命题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如何”以及“命题告诉我们如何如何”,都是针对命题的形式,不是把生物学常识也掺和进来。这一点我相信所有了解逻辑学研究性质的人都清楚。
二、周延对三段论的作用
  前面关于周延问题的讨论,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分析三段论。而三段论中需要掌握的概念除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还有大词、小词、中词。“周延”即和中词有关:在大小前提里,中词至少要周延一次。许多逻辑教材爱用符号,我们还是看几个具体例子吧:
   例1:脊椎动物会飞(大前提)
      有些鸟不会飞(小前提)
      有些鸟不是脊椎动物(结论)
  再强调一下,请大家关注论证的形式。显然,这是个有效的推理,你觉得别扭,只是因为违反生物学常识而已,而这其实不影响论证形式。本例的“中词”——“会飞”在小前提里以否定形式周延的,所以结论一定是否定形式的。
   例2:脊椎动物会飞(大前提)
      有些鸟会飞(小前提)
      有些鸟是脊椎动物(结论)
  这里的中词始终没有周延,因此无效。假如大前提改成“脊椎动物”不会飞,而结论是“有些鸟不是脊椎动物”,就是有效的论证了。
   例3:脊椎动物不会飞(大前提)
      有些鸟不会飞(小前提)
      有些鸟不是脊椎动物(结论)
  这里虽然中词周延了两次,但却都是以否定形式周延的,也无效。注意:“至少周延一次”是对前提里的中词说的,而中词在前提里可能是主项也可能是谓项,而“不能否定两次”是对前提里的谓项说的
   例4:所有鸟不会飞(大前提)
      鸟是脊椎动物。(小前提)
      有些脊椎动物不会飞。(结论)
  第三次强调,论证形式和生物学无关,所谓大词、小词、中词,是以它们在三段论中的地位而言的——具体到本例,“鸟”是中词,而“脊椎动物”是小词。这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大前提是否定句,因此结论也是否定句;另一方面,小前提里“脊椎动物”不周延,因此结论里“脊椎动物”也不周延,只是“脊椎动物”在小前提里是谓项,而在结论里是主项。本推理是否有效留给大家自己分析,另外请大家思考,如果大前提改成“所有鸟会飞”,或者“有些鸟(不)会飞”,结论应该怎么变化?
  我相信,一定还有别的朋友也对“周延”感到困惑,因此把我思考的结果写下来,希望帮助别的朋友理解。本文主要内容曾就教于科学网博主黄荣彬先生,特此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