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西省大同云冈石窟随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旅游记录 |
云冈石窟位于
http://s14/mw690/003NtONzzy7oUhaEYhv6d&690
下图: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灵岩寺佛光大道,大道两侧13对柱高8.73米的象驮石幢依次排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代表六度的六根象牙,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是佛经中的一种坐骑。精美的汉白玉石幢,柱身布满佛陀的浮雕。
http://s3/mw690/003NtONzzy7oUi40vOGc2&690
下图:灵岩寺浮屠塔,塔5层塔身四周均为栩栩如生的佛教人物浮雕,堪称石雕塔中的上品之作。浮屠塔左右则分别为钟楼和鼓楼。
http://s16/mw690/003NtONzzy7oUiwkOVFdf&690
下图:下面我们穿过山堂水殿灵岩寺进入长度约1公里云冈石窟窟区。进入之前了解中国北魏时期时序表和序言,会增加对此时段历史演变理性认识(摄于石窟博物馆,下图同略)。
http://s14/mw690/003NtONzzy7oUkJBYolfd&690
http://s3/mw690/003NtONzzy7oUl8RbnY32&690
下图:位于云冈石窟东端的第一窟,建于公元471-494年,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浮雕保存较完整。
http://s16/mw690/003NtONzzy7oUlggpnpef&690
下图:第二窟区外洞窟
http://s1/mw690/003NtONzzy7oUlPE2qId0&690
下图:第三窟区佛像(像身洞眼为文物保护渗水点)。
http://s3/mw690/003NtONzzy7oUlVPslQ12&690
下图:第四窟区佛像,是云冈最大的石窟,断壁高约25米,传古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传是北魏时期后隋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http://s6/mw690/003NtONzzy7oUmebomVb5&690
下图:第五窟区佛像,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
http://s10/mw690/003NtONzzy7oUmAXZNv99&690
下图:第六窟区佛像,窟平面呈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左面雕释迎坐佛像,右面雕多宝坐佛像。
http://s5/mw690/003NtONzzy7oUmSW8Rue4&690
第六窟区佛像,洞窟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石雕。下图为阿弥陀佛坐像。
http://s1/mw690/003NtONzzy7oUomY93i70&690
下图:第六窟区释迦摩尼跏趺坐像
http://s2/mw690/003NtONzzy7oUouxt61c1&690
下图:为第六窟前室东西二侧壁画
http://s11/mw690/003NtONzzy7oUpLGMJA4a&690
下图:为第五,六窟气势宏伟的窟檐,窟檐前五间绕廊木构楼,基本和山崖等高,为清顺治8年重建的建筑。
http://s8/mw690/003NtONzzy7oUpZy7JBc7&690
下图:为第五,六窟西侧窟檐视角。原来云冈石窟每个石窟区均有同样窟檐,经过多次战乱毁坏。
http://s6/mw690/003NtONzzy7oUsWUUHrc5&690
下图:为第九窟,建于公元471-494年,属石窟早期石窟,分前后两室。
http://s14/mw690/003NtONzzy7oUtcNRiBed&690
下图:第九窟区前室门拱八角形千佛柱。
http://s11/mw690/003NtONzzy7oUu1C59U9a&690
下图:第九窟区前室北壁门拱八角形千佛柱。
http://s16/mw690/003NtONzzy7oUu8FYhp9f&690
下图:第十四窟区,建于公元484年-525年,为晚期石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http://s3/mw690/003NtONzzy7oUughPIS62&690
下图:第十六窟区,为平面呈椭圆形,建于公元460-470年,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
通称"昙曜五窟”。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http://s5/mw690/003NtONzzy7oUuNp1ac04&690
下图:第十八窟区,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http://s14/mw690/003NtONzzy7oUuVGU0t7d&690
下图:第十九窟区,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http://s12/mw690/003NtONzzy7oUv37OsPdb&690
下图:第二十窟区,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也就完全露天。
http://s9/mw690/003NtONzzy7oUvTK8asc8&690
下图为第三十九窟区内塔廊窟,四周雕刻千佛,建于公元495-525年。
http://s6/mw690/003NtONzzy7oUvMo2Gxb5&690
下图:云冈石窟博物馆内展示的菩萨立像,出土时间约为公元386-534年之间。http://s14/mw690/003NtONzzy7oUw0JBM1cd&690
下图:云冈石窟博物馆内展示的筒瓦,出土时间约为公元386-534年之间。
http://s11/mw690/003NtONzzy7oUwfg1bs3a&690
下图:云冈石窟博物馆内展示的龙头石雕,出土时间约为公元386-534年北魏时期。
http://s10/mw690/003NtONzzy7oUwkEv3339&690
下图:云冈石窟博物馆内展示的纹砖石雕,出土时间约为公元386-534年北魏时期。
http://s15/mw690/003NtONzzy7oUwqZnd43e&690
下图:云冈石窟博物馆内展示的辽代陶瓷器。
http://s6/mw690/003NtONzzy7oUwFVO9nd5&690
下面为大同市区古城墙,钟楼,华严塔和九龙壁四张附图,作为本集的over。
http://s2/mw690/003NtONzzy7oUyqJZu131&690
下图:大同市区钟楼。
http://s3/mw690/003NtONzzy7oUz8GJtoa2&690
下图:大同市区地标建筑华严塔,高43.5米,纯木榫卯结构方塔。仿造同省朔州市应县木塔结构,也是我国第二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塔。木塔地基用100吨纯铜打造地宮,地宮内有辽代方丈舍利和千尊铜佛展示。
http://s8/mw690/003NtONzzy7oUzcWKxx67&690
下图:钟楼东侧200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九龙壁,原为明代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府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