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妙法——总分总
(2018-10-30 08:57:35)结构妙法——总分总
群文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奇怪的树》《偷时间的孩子》《课间十分钟》
群文议题:结构妙法
教学目标:1、通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总分总式文章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不同类别的文章都可以用总分总式的结构来组织成文。同样总分总式的文章在分述时方法不同。
3、引导学生体会总分总式的结构的好处并学习运用总分总式的结构来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开头,结尾,中间部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总分总式结构,并通过探究中间部分是否能调换顺序,发现分述方法的不同。
教学难点:体会总分总式结构的好处,学会运用总分总式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语言文字打交道,谁能告诉我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一定要把握好汉字的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走进富饶的西沙群岛,看看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结构来布局谋篇的。
题目 |
读:了解课文内容。 画:具体写什么?用——画出来。 说:哪写得精彩?抓住什么来写? |
议:中间内容 能否调换顺序(理由) |
读:开头结尾 想:三部分关系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
|
|
赏析描写鱼的那一段。
师讲解总分总结构:是一种特别好的结构方式
板书:总分总。什么是总分总结构呢?
(一)出示阅读要求:
1、默读《奇怪的树》《偷时间的孩子》〈课间十分钟〉这三篇文章。
2、画出中间具体描写的事物,说一说最精彩的部分,抓住什么来写的?
3、中间这几部分内容能否调换顺序?说出理由。
4、联系开头结尾,,再想一想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各小组按表格进行汇报。据学生回答共同梳理文章内容及结构。
通过刚才阅读,借助表格,你发现这几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组内交流。
预设:这几篇文章都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预设;这几篇文章都详写了中间部分。
这几篇文章虽然结构相同,但它们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预设:这几篇文章内容不同,有写景的,有写物的,有写人的,有写活动的。
预设:不同的是中间部分有的能调换写作顺序,有的不能调换写作顺序。
《奇怪的树》《富饶的西沙群岛》都是写景的文章,它们也都是总分总式的结构,为什么有的能调换,有的不能调换呢?
奇怪的树中间分述部分可以调换写作顺序,因为先介绍哪一种树都可以,不影响表达效果。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间部分是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写的,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师总结: 看来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关键在于分这部分内容,有些内容并列存在无先后顺序之分,我们就可以把这几个段落分别叙述出来就可以,不用特意安排顺序。有些内容有明显的时间推移、发展变化等,我们就要按一定顺序来分段叙述。不管是哪种形式,分述的内容既独立成段又服从于同一个主题。
四、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刚才我们阅读的这四篇文章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写活动的,尽管文章类型不同,为什么都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来写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使文章有框架,又有血肉。首尾呼应的写法,便于让读者抓住文章中心。
2.如何运用总分总式结构?
总分总式结构在运用时也可以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应用,可采用总分式,也可采用分总式,还可采用总分总式。如果同学们掌握了总分总的写法,就可以在我们的作文中泒上大用场了。你能运用总分总的方式来构思一篇文章吗?
你打算写什么?开头写什么?
中间从哪几方面分述?
结尾写什么?
总结:在今天这节群文阅读课上,同学们不但弄明白了什么是总分总式结构,发现这种结构的妙处,还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写话,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积累更多更好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