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孙甘露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24年4月1日购于拼多多。
小说将我们拉到了八九十年前的大革命时期,1933年初的大上海。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并以上海为中心,将革命的火种引向大江南北,但此刻的上海却是春寒料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处于低潮,革命的重心逐渐从大城市向南方农村转移——这也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
《千里江山图》讲述的故事便与这次重大战略转移有关。作者讲述了其中的一次秘密行动,将这次秘密行动作为共产党的重大战略转移的缩影。这是革命被逼上绝境的一次战略转移。小说一开始就把秘密行动推到了一个几乎无可挽救的绝境上:中央特派员老K来到上海,要组成一个小组执行中央的特别任务。十几个人被召集到图书馆一间隐秘的房间里来开会,他们相互之间多半不认识。然而,就在这十几个人里竟有两人是国民党安插的内奸,如果不是一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人以生命阻止了会议的召开,中央的特别任务就轻而易举地被国民党掌握了,后果不堪设想。接下来,小说更把绝境推到了极端,这些来参加会议的地下党成员全部被关进了国民党监狱,但很快他们又被放出来了,狡猾的敌人想将他们作为“诱饵”钓到共产党的高层领导。就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陈千里受命前赴上海,协助完成党的特别任务。因为他将要联系的同志全都被敌人暗暗监视着,其中还隐藏着敌人的内奸,他刚从船上下来,准备和上海地下党成员接头时,就被埋伏在四周的数十条枪瞄准了——这就如同将他置身于百丈悬崖的绝境前。最终陈千里带领大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真是水到绝境是飞瀑,无论多么可怕的绝境,也阻止不了一个革命者勇往直前的决心。
真实呈现了陈千里及同志们所面临的危险和困境,同时,通过缜密的分析和准确的叙述,他令人信服地描写了革命者们是如何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气与敌人周旋,从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故事发人深省,十来位忠诚的革命者在白色恐怖的上海,尽管所有的行动都处在敌人高度监视的状态下,尽管身边还暗藏着潜伏的内奸,但他们竟然圆满完成了任务,这真是一个奇迹!这是革命创造的奇迹,是革命激活了人民内心沉睡的火山而喷发出的岩浆。这也就是革命的本质。陈千元被关进国民党的牢狱里时,他回想起了这段话:“奇迹在自然界和历史上都是没有的,但是历史上任何一次急剧的转变,包括任何一次革命在内,都会提供如此丰富的内容,都会使斗争形式的配合和斗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出现如此料想不到的特殊情况,以致在一般人看来,许多事情都是奇迹。”十几位革命者共同完成了一桩在常人看来几乎无法完成的秘密任务,今天的读者一定会惊叹这真是伟大的奇迹,但对于革命者而言,这就是他们进行革命的常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来自不同家庭,干着不同的工作,但用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方卫平的话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愿意为党的事业牺牲一切。”
信念,是照亮革命者灵魂的灯盏。《千里江山图》也是一部关于信念的试金石。真正的革命者是有着坚定信念的,为了信念他们甚至牺牲了性命。他们参与的斗争是残酷的,他们的牺牲也是惨烈的,而他们对于革命信念的坚定和忠诚更是感天动地的。叶启年是一个有强烈信念的人。他曾是一名大学教授,在火热的、革命的20年代,他也像众多知识分子一样,为中国的前途而寻求新的理论,他信奉无政府主义,推广世界语,他的住所成为人们秘密讨论的场所,陈千里当年就是他的学生。但在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时,他否决了共产主义可以救中国的看法,将共产党的行为视为一种“阴谋”,从此他参加了国民党的特工活动,发誓要对共产党斩草除根。他醉心于自己的职业,认为投身这一职业就可以始终踩在历史制高点上,因此他得意地称自己是“心怀天下”。这就是叶启年的信念。为了这一信念,他可以奔走于上海与广州两地,都无暇顾及自己心爱的女儿。在信念上,与叶启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千里。陈千里曾经是叶启年最看重的学生,叶启年还想将他培养成国民党的特工人员。但是,就在陈千里沉浸在叶启年的宣讲中时,叶桃出现在他的眼前。叶桃是叶启年的女儿,但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她成为陈千里的引路人,她告诉陈千里,她父亲的虚无主义背后,躲着一个投机分子、野心家。陈千里开始与自己的老师分道扬镳,他从《共产主义ABC》《远方来信》等书籍上面获取了自己应该坚守的信念。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陈千里和叶启年各自不同的信念,是对中国命运和中国道路的截然不同的认知,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这个世界怀有不同的情感。叶启年从阴谋论出发看待中国的命运,因此他面对世界是冷漠的,他的内心是阴郁和诡异的。陈千里则是胸襟坦荡,爱憎分明,他处事相当成熟、冷静,但内心充满着火热的激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普通民众抱有极大的同情和爱意,他认定了自己的事业是为全体人民求解放的事业。两人的不同信念也决定了他们对叶桃的不同态度。叶桃是叶启年的女儿,也唯有在女儿身上,叶启年还留存了一点爱。但这一点爱却与他冷漠、阴郁的内心难以兼容,失去女儿后,他只有悄悄购买一处小桃源,种上十余株桃树,让他对女儿的爱不要消失殆尽。总之,他对女儿的爱与他在信念上的偏执是分裂的。与叶启年相反,陈千里对叶桃的爱则光明磊落、如火如荼。他们俩既是心心相印的恋人,又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情是信念之树结出的硕果。这一点对陈千里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是叶桃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没有先辈们的流血牺牲,那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千里江山图”,是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往,正像陈千里来上海与地下党接头的暗语:“你打开窗朝外面看。”这就是人民的江山,这就是革命者追求真理的目标。“千里江山图”一书,融入了革命者的身姿和灵魂,融入了革命史的一路风雨,是现阶段教育人们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的大众好读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