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世间》品味平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2022-03-21 13:48:47)
标签:
杂谈情感 |
读完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掩卷沉思,我的思绪一直停留在小说的情景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眼前闪过,好像小说中的人物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在你我的周围。我们都经受过生活的举步维艰,愁肠过人间的人情世故、品味过日子的酸甜苦辣。
《人世间》以东北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光字片为背景,以周志刚家庭子女的成长为主线,以周家子女和自已结交的朋友工作、学习、生活为脉络,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改革开放后今天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巨变。周秉义、郝冬梅、周蓉、吕川等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每个人命运坎坷荡气回肠。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嵌入了中国社会近50年来发生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节点发展,既有平民生活的磨难与困苦,也反映了他们怀揣梦想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三代人中父辈们为了有个立足的地方,在光字片自建土坯房,二和三代人中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了社会精英,有的子承父业努力打拼辛劳谋生,其性格命运虽各有不同,但始终恪守勤劳坚忍、自尊自强、正直善良、珍爱友情、乐于助人的伦理道德。突出德才貌兼备的周秉义涉足管官场,为人谦逊、处事正派、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周秉昆为人诚恳,待人热情,心怀坦荡闪烁出人性真善美的光亮。该小说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朴实日常的平民视角,接地气有温度的语言,以可亲可敬的平民史诗性,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敬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如果读者同时经历了哪个年代,一定会身临其境,感悟深厚。
年轻任性负出的代价和痛苦
周蓉周志刚的女儿,品学兼优,喜爱文学,为了自己的梦想,暗恋了一位大她十多岁的右派诗人冯化成,上山下乡中主动报名到贵州某山区,担任小学教师。私定终身与冯结为夫妻,生有一女。知青返城和冯化成评反后,因冯思想堕落生活作风奢靡,周蓉与冯化成离婚。最终找到自己的初恋和真爱蔡晓光白头协老。周秉昆因养子周楠生父采取下流手端暗自争夺归属权。这是一件本应不该发生的事情,因年轻气盛导致出了一起人命案。他也经受了人间大难牢狱之灾。周秉昆是一个注重养成,乐于助人之人,但人缘好不等于将小人也团结成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平等是一种理想,不平等将是长期的现实,绝对平等才是瞎忽悠。
社会人情关系的奥秘与神奇
人情关系乃人类社会通则,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此种通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处。有些人靠此通则玩转官场、商场,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老百性却是要靠以人情保障生存权利。这看起来很俗,却也就是俗而已,在有限的范围内,生不出多大的丑恶。丑恶的人情关系主要不在民间,在民间的人情关系也没多少人情可言。周秉义负责棚户区改造他有前瞻性的让弟弟对自己老房进行改造,后动员弟弟带头搬迁,使自己弟弟顺理成章的分配到了一套下是门面上是住宅的复式楼房。周秉昆通过关系安排了下岗待业的国庆姐姐到酒店工作。亲人是天定的关系,即使一个亲人真的做错了事甚至犯法了,只要认罪服法,有悔过自新的表现,亲人就不应该嫌弃。天定的关系是超常的关系,是要从不嫌弃,分担压力的关系。周秉昆的年轻玩伴国庆、赶超、吕川等每年春节都要在他家相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相聚的次数少了,人也少了,说起话来也没有以前投机了。特别是周秉昆乔迁新居后,过去的好朋友,内心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春燕、德宝分别找秉昆要求找他哥哥周秉义给他们解决房子,因不属搬迁片区,但周秉义还是给解决了两套小一点的房子,春燕母亲见到秉昆总唠叨秉义没有给他们家办事,每次都是秉昆替哥哥受过,并向吴倩母亲陪不是。亲情,草根阶层赖以抵挡生活和命运打击的最后盾牌,在艰难时代的风霜雨雪侵蚀之下变得锈迹斑斑,极易破损。德宝看到秉昆也视做路人,最后国庆一家人还举报了秉义以权谋私。这些是典型的恩将仇报之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在少数。人的一生在关系中生存,又通过关系帮助别人。官场有官场的关系网,百姓有百姓的关系网,在各自的舞台有些奴颜婢膝认贼作父不择手端,有些失去尊颜丧失人格强权豪夺,有些权衡利弊互助协作实现双赢,有些掌握原则兼顾人情风清气正。人情这张网,好似满天的星星,各自在自己这个区域运行,谁是出局者将会变成一棵流星,瞬间消失在苍茫大地。
官场开拓性型领导的烦恼与忧愁
当一个正派人离开一个单位后,他的正派才开始得到普遍的认同。人没有走时,那种正派还会经常遭到误解,非议甚至怀恨和攻讦。周秉义学生时期出类拔萃,知青时期由于工作出色,首长想让他到部队发展,他全衡后谢绝领导好意。全国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又进入理想校园,毕业后分配到某机关工作。在改革开放企业改制裁员的艰难时期,他又临危受命接替了某军工厂党委书记。为了企业生存和节约经费,他发挥俄语口语好的优势,带病单枪辟马到俄罗斯费尽周折购回废旧军舰,让企业渡过难关。后调市委担任书记,由于作风正派,办事沉稳又调整到中纪委主编了《中国历朝代反腐大事件》。在一个春节过后,正厅局级周秉义又调回原担任市委书记的市里担任副市长,名次排得比较靠后。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他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外出招商引资,在距光字片不远的虎皮冈建起了一个新区。二00五年“五一”节后,周秉昆第一个带头搬迁去了新区,随后的日子里光字片的住户都跟随着搬迁。从二00六年四月开始,周秉义专注于做两件事,一方面继续开发新区,一方面协调开发光字片。二00九年九月,周秉义超过退休年龄了。他所开发的新区已基本成熟,比预计的规模几乎大出一倍。光字片原址上建起了高档社区,成为本市房价最贵的区域之一。周秉义没能如愿退休。据说本市危房区的人们,写信强烈要求周秉义多干几年,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省市两级组织部门成功说服,让他继续担起重任。在施工过程中,周秉义坚定不移进行整治处理,劝阻不成,就在执法部门配合下亲自带人强行拆除,对严重妨碍公务者该抓便抓,该判则判,表现出了绝不妥协、敢于担当的领导风范。人心难测,变化就在转瞬之间。起初,人们从脏的地方搬到新区后,对周秉义普遍感恩戴德。后来,主要因为拆迁地建起了环境更好的高档商品小区,销售火爆,许多人的心理改变了。他们寻思着,原来把我们迁到所谓新区,就是为了占我们住过的地方给富人们建豪华小区。初心和结果,有时成悖论。抹杀初心,结果就是“阴谋”的最好证明。纪委接到揭发举报周秉义的信,大部分是新区人,少部分是周秉义当过市委书记那个市的人。一天上午,周秉义被从家里带走,此事成为本市民间流传的重大新闻。中纪委的同志经过线索一一核查已经把周秉义从政以来的历史细细查过,结论是他的历史特别清楚,也特别清白。一切所谓的揭发,都完全没有事实根据。周秉义的老胃病又犯了,这次是胃癌晚期,省市的名医专家纷纷会诊,但为时已晚。追悼会后不久,微信圈疯转一篇评论光字片等三处危房区拆迁工程的文章,该文认为,三处危房区的拆迁在本市具有里程碑意义,毫无疑问相当完满成功,但并不具有可复制性。因为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拆迁过程,周秉义个人正派诚信的人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本地领导干部中,如他这般有人格魅力者,并不多见。
人世间的平民百姓最真实,最有人情味。周秉义父母诚实本分的人品和热心慈善的心境,受到了街房邻居赞扬。周秉义与郝冬梅、周秉昆与郑娟、周蓉与蔡晓光、即国庆、赶超、向阳等夫妇,他们都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缩影。“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都有为了工作、票子、房子犯愁的时候。他们都对父母孝敬,对兄长敬重,他们年轻时都是血气方钢的汉子,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她们一个比一个善良,她们的脸纤尘不染,每一条皱纹都显得恰到好处,具有迷人的美感。随着光阴的流逝,他们一个个都面颊松弛,头发稀疏,光彩不在,容颜失色。但他们鱼水夫妻,欢欣与共。老百姓是人世间最知足的人,他们只要有住房,每天能吃饱肚子,就非常知足了。人世间每家也有每家难念的精,真难,假亦难,故何妨难而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