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祇陀寺楹联
(2019-09-26 12:53:00)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歌词/对联 |
东亭祇陀寺楹联
许荣海
现祇陀寺山门前广场上竖有四柱三门二层石牌坊,正门题额“祇陀福地” ,两侧镌刻兰底阴文联:
此联充满佛教玄机,对仗也很工稳。庚寅年(2010)春由华四维正楷书法。
牌坊背面正中题额为“佛道崇虚” ,两侧镌联为:
“樊笼”, 意谓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信解行证”,佛学常见词汇,指修学佛法之进程。信,谓对三宝具有正信;解,谓对佛法义理获得正解;行,谓依法修行;证,谓由修行而证果。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后必能证悟道果。“华藏”, 佛教经典《华严经》上讲华藏世界是一个庄严美妙、圆融、和谐、清净的莲花藏世界,我们在此深深祈愿:祈愿现实人心得到净化,人间变成净土,像华藏世界一样,实现真正的和谐!“玄门”, 就是“十玄门”。具体分为10个方面。 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佛法。 绝大多数的佛教徒,修行的是:因果层面的佛法。包括世间因果,和出世因果。 但佛法不仅仅只有这些内容,还有更加高级的,例如: 唯识所变,般若空性,如来藏性,十玄门等许多高级的层面。
此联对仗工稳,颇富禅理,但平仄较乱,特别是上下联平收尾,违背了“上仄下平” 的对联最起码的规律。
边柱一联为:
此联也于2010年春,由胡惠山正楷书写。
广场后为二层三门翘角山门,正门两侧檐廊抱联为:
“三宝地”, 佛教用语,指佛、法、僧三宝的地方。“一乘门”,一乘,词语,意为:物之四数;表数量,用于马、车、轿子等;方六里为一乘之地;佛教语,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此虽为佛门通用旧联,倒也通俗易懂。
金刚殿内前柱抱联由离休干部钟惠民缘助:
大雄宝殿檐廊正门抱联:
“慧日”, 为佛教词语。意为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 慧照’等同义。出自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无量寿经卷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诸暗” ,也为佛教词语,意谓许多不明、黑暗。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遗憾该联平仄不谐,“照世间、深如海” 词性严重不同,不对仗。此联于2006年由南海戒慈书。
联中充满佛学哲理,是大雄宝殿之通用联。
最边上还有一副由高振波、潘永红合家于2009年乐助之抱联:
此也佛堂通用联。由无锡徐武书之。
殿內前柱正中悬一抱联:
这也是佛教通用联,只是上联“尘寰” 一般都为“世间” 。“尘寰” ,即尘世、人世间、现实的世界。
前柱两侧悬一抱联:
这也是佛教通用联,寺庙使用很广泛,只是上联“云雨” 有误,应为“天雨” 。否则不但对仗不工,“佛门” 是偏正结构,而“云雨” 是并列结构,词性结构不同是不能对仗的,而且“云雨” 其意也不明。
后柱也有一副抱联,为潘福兴、吕惠珍全家乐助,市著名书法家萧平所书:
此联虽充满佛理玄机,而且前几句又应用了“顶正” 手法,使联更感生机,但缺乏对仗,又平仄混乱,上联尾“神” 为平声,下联尾“佛” 为仄声,更违背了“上仄下平” 的最基本原则。而且又有不规则重字“佛”的禁忌出现。因此,严格来说:此非联,或非工整对联。
大雄宝殿前东侧为二层观音殿,殿前有一抱联:
此联与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清朝光绪年间所建的山门联相似,其为:
很明显上联是从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山门联改变而来,改移无尝不可,但改得不符楹联规律则不妥了。下联“至切” 也许是“志切” 的笔误,但上联“剎、度” 都为仄声,平仄失替,尾音又上(通)平下(应)仄,违背对联最起码规律。此联于2010年春由赵鸿坤书写。
殿内有联:
此联也于2010年秋,82岁孔令坤正楷所书。
观音殿南侧有二层文昌殿,楼下门口檐廊有抱联:
此联由朱熹二十七世孙耀良敬书。
殿内供三官老爷,神龛两侧有联:
此联内容虽融洽,但后二段既不对仗,又平仄混乱,特别是上下联都仄收尾。
文昌殿对面为二层财神殿,门口檐廊“财神殿” 匾额两侧有抱联:
殿内也有一联:
该联虽内容与上一联都符财神殿气氛,但“茂盛” 与“ 同增” 对仗欠工,而且平仄也随便,瑕疵很多,如“府、库” 均为仄声,缺对;上联尾“本利茂盛” 四连仄,更要避免。
祇陀寺现有联近20副,虽内容寓意深刻,但大都是庙宇通用联,无祇陀寺特色,有的还死搬硬套,有的不符楹联规律,有很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