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告全国离退休人员三字书》不值得点赞!
(2023-03-30 12:29:38)
所谓《告全国离退休人员三字书》不值得点赞!
一段时间以来,手机里疯传 所谓《告全国离退休人员三字书》,朗读者大言不惭地说,”现在与大家分享由清华大学退休人员群写的《《告全国离退休人员三字书》......“(这是一个叫”小程序“自媒体发的。还有其他不同名称的自媒体发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幸福老年三字歌,由清华大学周坚书写并发在其校友群,写得太赞了“;”......
......“。总之,同一件事,却有好几种版本,但都大同小异。(网友们若没看过,可在网上搜索一看便知。)
我之所以说”不值得点赞“,有以下理由:
1、我怀疑它不是清华大学的离退休人员写
的,因为,我认为清华大学的离退休人员不至于写
3、我们来看该《书》内容,有的版本有
“总则篇"、”生活篇“、”健康篇“、”家庭篇
当然,我以上说的并未包括该文的其他内
容。如果要说这些未提及的内容,我坚持认为这
一个人应当如何对待老年,由于人生观、幸
福观乃至资历、阅历(学历)和所处的环境的不
同,会有各种 不同的回答,西塞罗就在其《论老
正因为如此,我才写这篇”文章“。
的,因为,我认为清华大学的离退休人员不至于写
什么《告全国.......书》,他们的水平不至于低到
这种程度。
2、既然是出自清华大学周坚书之手,那就
不会有不同流传版本(清华大学是否有周坚书此
人无关紧要)。
“总则篇"、”生活篇“、”健康篇“、”家庭篇
“、”上网篇“、”心态篇“等小标题;有的版
本没有,而是一竿子插到底,但中心意思都离不
开”吃喝玩乐“:吃——”该吃吃“;喝——”
重食疗“(食疗最讲究”喝“);玩——”游山
水、逛公园”,“该玩玩“,”把老年,变玩年
“;乐——”快乐活”、“乐开花“,“乐陶
陶”。这些东西,谈不上深奥,更谈不上高尚,
甚至是被真正有真才实学、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比如清华大学的专家、教授、学者们)所鄙视
的——
“吃喝玩乐”这四种行为,吃喝是维持人类
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从这个角度说它也是人的本
性,所以正常的吃喝无可非议,但不顾一切的大
性,所以正常的吃喝无可非议,但不顾一切的大
吃大喝,为了吃喝而吃喝,不管是谁,不管青年
还是老年,就必然遭人非议甚至鄙视。玩乐,无
还是老年,就必然遭人非议甚至鄙视。玩乐,无
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含有贬义——“玩”,成语中
就有玩物丧志、玩世不恭、玩火自焚、玩岁愒
日。“乐”,即快乐,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快乐。
日。“乐”,即快乐,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快乐。
快乐本身不是善,它可以引起善,也可以引起
恶,它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卑贱的。如学习
上快乐,工作上的快乐,理智上的快乐,就是高
尚的,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而感官上的快乐、
恶,它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卑贱的。如学习
上快乐,工作上的快乐,理智上的快乐,就是高
尚的,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而感官上的快乐、
肉体上的快乐(即淫乐),就是卑贱的,就被西
塞罗(古罗马最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和
散文家)说成是人“年轻时代最大的污点”(引
文请见《西塞罗三论》第20页),"是自然赋予
人类最致命的祸根;为了寻求感官上的快乐,人
人类最致命的祸根;为了寻求感官上的快乐,人
们往往会萌生各种放达不羁的欲念。......实际
上,没有一种罪恶,没有一种邪恶的行为不是受
到这种感官上的快乐欲的驱使而做出的。乱伦、
通奸,以及一切诸如此类的丑恶行径,都是这种
淫乐的欲念(而且无需掺杂其他的冲动)激起
的。......设想有一个人,他尽情地享受着感官上
的快乐,兴奋到了极点,......他的感官处于这种
亢奋状态时,是不可能有效地运用理智、理性或
思维的。因此,再没有比淫乐更可恶、更要命的
东西了,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湎于淫乐之中,
他的灵魂之光就会泯灭,变成一团漆黑”(同
上第21页)。“柏拉图把快乐称作‘罪恶的诱
饵’”(同上第22页)。
所以,我认为,”这 首老年三字经,写得非
常好“(中国老干部、网络,”责任编辑:北少
常好“(中国老干部、网络,”责任编辑:北少
晴“语),是不动脑筋的胡夸,将对所有离退休
老年人起到误导作用。
容。如果要说这些未提及的内容,我坚持认为这
当中有些也是不值得点赞的,如”窗外事,淡如
烟,无欲求,潇洒点“——别的不说,难道
“求知欲”也不该有吗?又如“多聚会,少窝
家,窝在家,成傻瓜,走出去,乐开花,找朋
友,说说话,喜欢的,钱要花,别总等,更老
啦,耳也聋,眼也花,衣再好,腰成虾,饭在
好,没有牙,钱再多,床上趴,抓紧了,别犯
傻,快乐活,笑哈哈“——这不就是活脱儿地宣
扬”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腐朽资产阶级的活
命哲学吗?又如,既然是”到老年,求平安“,
那为什么还要”走出去“,”多聚会“,”游山
“求知欲”也不该有吗?又如“多聚会,少窝
家,窝在家,成傻瓜,走出去,乐开花,找朋
友,说说话,喜欢的,钱要花,别总等,更老
啦,耳也聋,眼也花,衣再好,腰成虾,饭在
好,没有牙,钱再多,床上趴,抓紧了,别犯
傻,快乐活,笑哈哈“——这不就是活脱儿地宣
扬”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腐朽资产阶级的活
命哲学吗?又如,既然是”到老年,求平安“,
那为什么还要”走出去“,”多聚会“,”游山
水,逛公园“,难道不怕在这些活动中出事
(不”平安“吗)?难道这不矛盾吗?还有,作
者鼓吹老年人上网,要”少牢骚,多点赞“,难
道网上的东西错的也不该批驳也要点赞吗?
福观乃至资历、阅历(学历)和所处的环境的不
同,会有各种
年》(《西塞罗三论》中的一论)中说老年应
该”不服老“,要老有所求(求知)。他写
道:”完成人生伟大事业不是光靠体力,更重要
道:”完成人生伟大事业不是光靠体力,更重要
的是智力、品质、毅力和深思熟虑的意见到达,
在这方面老年人不但没有丧失,反而越发增强
“(引文请见徐奕春译该书商务印书馆1998年
12月版第11页)。他还举例说柏拉图临死前还在
12月版第11页)。他还举例说柏拉图临死前还在
写作,伊索克拉底到94岁还在写《雅典娜女神节
祝辞》,戈尔加斯107岁从未停止写作(此转述
请见该书第9页)。
请见该书第9页)。
后一篇:建议国家组建预备职工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