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微信圈里有人总结的十大败家投资,排在第一名的是卖房创业,第二个是卖房炒股,第三个是创业,第四个是炒股。按照这个逻辑,最败家的人应该是卖了房,在“创业板里”创业。
中国永远不缺傻子,的确有一群傻子,相信创业版前途不可限量,相信创业板大有可为,以为可以在创业板里大展身手,圆圆创业梦。因为这群傻子(包括我),都认为:国家一直大力提倡鼓励创业,一直强调要支持中小企业,一直强调扶持科技企业,也出台了很多政策,跟着政策走没错吧。而且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做起来的,因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仅可解决就业,还可贡献大量税收。创业板就是为了给中小,高,新企业解决融资难,提供融资渠道应运而生的。
头几年,创业板的确因为其市值小和高成长性而表现活跃。甚至有专家称“中国股市的未来在于创业板”,股市也广为流传一句话:“牛市看创业”。可是,随着IPO不断提速,随着讲政治的某会和某报不断强调要价值投资,创业板就跌跌不休。
前段,创业板刚从坑底艰难的往上爬,昨天又被一个“会议精神”和一个“评论员文章”打入深渊,而与此鲜明对比的是对”上证50”的强势护盘。所以,一方面,股民哀鸿遍野,另一方面股指并没降多少。不知这样的繁荣有何意义?
有人说是因为有些创业板公司业绩变脸,可是变脸是谁造成的?是谁审核发行的?难道这也怨股民不成熟?
有会议和文章强调要价值投资,意思是可以分红,可是效益好的国企好多都是“铁公鸡”,这些铁公鸡不分红或分的少,你能奈他如何?何况分那点红,一除权,股价就跌回去了,实际上,分不分一样。更何况,股价是变动的,分那点红,与股价的波动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分那点红远远不够跌的。
股市固然是投资,可是却是投机性的投资,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如果不承认股市的投机性,不尊重股市的投机性,那就不是股市,试想:如果股价永远不动,股民只能巴望着有关公司施舍点分红,还会有几个股民?你还怎么融资?
所以,说股市是融资的,不是来炒的,其实是不懂股市,不懂经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