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弃赛是“好的很”?还是“糟的很”?
(2017-06-26 15:06:05)
6月23日举行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子单打16进8比赛中。教练员秦志戬,马琳,运动员马龙,许昕,樊振东集体弃赛,并同时发微博称:“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因为想念刘国梁...
”,这是一个石破惊天的新闻,起因是国乒扁平化管理改革,取消总教练,刘国梁调任国乒19个副主席之一。
客观的讲,教练员,运动员弃赛有些“意气用事”,会造成不良影响,起码,既然报名参赛,就像签了合约,应该有履约精神。但为啥,消息一出,除体育总局和乒协立刻发表声明批评弃赛行为外,社会各界却一边倒的支持弃赛教练员,运动员。甚至为刘国梁鸣不平?我想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对“权力任性”的反感。要知道,体育是以成绩论英雄的行业,中国乒乓球几十年来,战果累累,战绩骄人,始终处于傲视群雄,孤独求败的地位。为泱泱中华赢得了无数荣誉,起码没像国足那样劳民伤财,丢人现眼吧。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国国乒的训练体制和管理体制是科学的,领先的。何以上来个新局长就可以轻易的改变已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成熟的做法?
其实,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体育行业,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新上任的领导推翻前任领导的做法似乎已成惯例。好像不如此,就会显得自己没有水平,于是我们看到:只要换了一把手,什么战略也好,布局也好,思路也好,方针也好就会重大锣鼓另开张,好像前任领导啥也没干。一个地区如此,一个单位如此,一个企业如此,证监会如此,银监会如此,保监会如此。好像这样才显得比前任高明。
其次,是对“假改革,真折腾”的反感。改革是必须的,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关键是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理顺体制,提高效率,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如果实现不了这些,甚至越改越乱,越改效率越低,那就是瞎折腾。所以改革虽然要顶层设计,更要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经过试点试行,方能全面推行。不能拍脑袋,想当然。像这次国乒取消总教练的扁平化管理改革就是明显的拍脑袋行为。中国国乒队有良好的传统和先进系统的训练,比赛管理体制,比如,女乒技术男性化,比如优秀女运动员由男运动员陪练,比如男女混合双打,这些都需要一个总教练来组织协调。如果取消总教练,这些工作谁来做?乒乓球也是专业性很强的运动,什么样的体制好,教练员,运动员最有发言权,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因此,即便改革,也要充分听取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些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次我们注意到乒协发文称”弃赛教练员,运动员不了解管理体制的变化,擅自退赛”,那么,连这些专业人士都不了解的“改革”,成功率,可靠性到底有多大?
不敢说,这次国乒改革到底有无更复杂的目的,但,现实中确有很多打着改革旗号,为自己立威揽权,甚至进行人人事洗牌,权力再分配的事存在。
再一个,可能是“义气”情怀。这次弃赛运动员,教练员冒着风险,力挺刘国梁,这说明刘国梁做的好,威信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人不是白眼狼,有良心。相比“意气用事”,“义气用事”更准确。“义气”这个东西本是中华文化重要内涵之一,但近些年,好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老领导人一走茶凉,为了怕得罪,讨好新领导,对老领导不敢打电话的有,连饭不敢吃的有,敬而远之的有,避之不及的有,甚至反戈一击的有。过去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现在可以为了利益“插朋友两刀”。酒桌上推杯换盏,哥长哥短,信誓旦旦,豪言壮语,可是谁还敢信?别小看“义气”这个东西,它的缺失是现如今大家普遍感觉没有安全感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大家整天小心翼翼,处处设防,活的很累。也是诚信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这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弃赛行为赢得了广泛叫好,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久违的东西:义气。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