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炎夏品茶忆往

(2021-06-20 13:30:28)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美食

分类: 品茶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2021.6.20 陈宗嶽写于台北

2021.6.19周六下午,依例品茶。面对户外摄氏36度的高温,特地挑了三款较清淡的2017年的“西湖龙井“、2017年购自成都“可居茶馆”的“蒙山甘露”、2019年购自黄山下的安徽“金针祁眉”红茶等茶叶来品味,品着、喝着,与茶相连的记忆涌现心头。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ㄧ、2017年的“西湖龙井”

2017年4月中旬,是我第三度游西湖,但是这次却是自办的自助旅行团,全团17人,加起来有1261岁,平均74.2岁,都是同一单位退休同仁组成的,因而游来格外和谐开心,时隔四年后,总是还想着同行老友再次同游。

那时在所住旅馆大厅内看到的龙井,贵的每斤上万台币,普通的也要3-4000元台币,如杨公堤“金溪山庄”的旅馆里,有600元人民币一斤的浙江龙井与2500元人民币一斤的西湖龙井。有如在西湖灵隐寺路边摊卖的龙井,有60元至250元人民币一斤的,最便宜一盒10元人民币。如坐计程车时,司机说家住龙井,清明节前的2200-2300元人民币一斤,雨前1700-1800元人民币一斤。因为不知深浅,也没时间,就期待下回专程来个“龙井茶之旅”弄清楚。

隔年,因帮傅姓友人找到一篇历史文献而获赠“西湖龙井”一小盒,拿到一看竟是2017年出产的,真是有缘,补了去年由西湖没买龙井的缺憾。

之后,在老友沈侥宜在台北永康商圈所开的“串门子茶馆”中,品尝到一款上万元人民币的明前西湖龙井,细细品较之下,茶叶带绿豆香是共同的特色,滋味的淡浓、甘味的持久,茶香的雅郁、茶色的翠黄、茶形的扁滑是决定茶品高低的因素。

如今再喝这2017年的西湖龙井,茶叶的颜色因为时隔4年而偏黄,冲泡之后依然有绿豆香,第一泡有淡淡的甘甜味,冲泡后的叶片有嫩芽回春的感觉,只是不耐泡。对照清代茶人陆次之曾赞曰:“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亦然。

龙井茶因采摘时间之迟早,品质亦随之而稍有不同,故有头春茶,二春茶、三春茶及四春茶之分,头春茶采制时期在清明节之前,采其新抽之嫩芽制成,俗称为明前。二春茶在谷雨节前,采一芽一叶之茶制成,俗称雨前,或称『旗枪』。三春茶采制约在立夏节前后,采其一芽二叶之茶制成,因芽形似雀鸟之舌,故又名『雀舌』。四春茶之采制时期己为夏季,约在三春茶采后之一个月内采制成,茶名为『硬片』,为龙井茶中品质最次者。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二、2017年12月购自成都“可居茶馆”的“蒙山甘露”

第二泡茶,是2017年12月11日游四川成都“可居茶馆”时所购480元人民币50公克装的“成氏蒙山甘露绿茶”,3年半后的今天才开封品味。以先过公道杯降温再冲入玻璃杯约75-80度的开水冲泡,采摘嫩牙尖用传统制作工艺制成的蒙顶甘露绿茶,有着比西湖狮峰明前龙井的香气与滋味更淡,只微微带有淡淡的豌豆香,茶汤不涩,没有茶油的滋味,耐泡,淡而有味,有着另一番清雅的滋味。

因为这茶也联想起在成都宽巷子17号的@可居茶馆”,这是一家至今已有13年历史的老宅茶馆,座落于熙熙攘攘的清朝古街道—宽窄巷之内的观光历史文化保护区里,如同“中隐隐于市”,是用一位爱茶者的斋名“可居~以茶为介,于是可居”为命,寓意事事都像流水、行云一样,度过,无需抱怨,亦不需懊悔。茶人品茶,可将心定格在“可居”里,可居与不可居,只在一杯茶的距离。

当时在茶馆里听工作人员牟雪ㄧ边冲泡蒙山石花、川红等名茶,一边说明茶馆的成立经过:曾在四川阆中将一座有五百年历史的院子打造成四合院主题客栈的茶馆主人肖烈,从2007年开始学茶、喝茶,到后来迷茶,因而想为爱玩的成都人开个好玩的茶馆,兼秉“茶逢知己”的衷心,让刚入门的茶友有喝茶的地方,让资深的茶客有好茶可喝,所以在2008年成立了这个清饮茶馆,并在2015年首获全国五星级茶馆(四川只有5家),以及全国百佳茶馆等荣衔。

在与工作人员牟雪对谈茶事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四川话竟然也有着“吴侬软语”的柔美,一答一应异常好听。牟雪在叙述馆中花窗的故事中,提及有次她在擦拭花窗的无意之间,发现了花窗的间隙里写有光绪年间的落款,直接证实了老花窗与这老宅茶馆陈设的年代久远,因而是个有味道也令人回味的茶馆。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炎夏品茶忆往

三、2019年9月的安徽“金针祁眉”红茶

第三泡茶,是2019年9月18日,在游罢黄山,在试品之后,以500元人民币100公克购自黄山下屯溪老街小叶种的“金针祁眉”红茶。仅是茶叶闻之即有香甜味,泡出的茶水呈威士忌的琥珀色,具淡淡的果香与甜味,入口即有甜味与回甘,整体而言就是一种很细致的感觉,较之台湾“日月潭红玉红茶”的奔放四溢,“金针祁眉”红茶则是细腻含蓄的感觉,与红玉绝然不同,十分有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