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范洪泉作谭泉海刻心经壶

标签:
文化 |
分类: 茶具 |
*
*
1980年范洪泉作谭泉海刻心经壶
图:陈宗岳
长15.5公分*宽11公分*高8公分
一、范洪泉
范洪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41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1956年进紫砂工艺厂随吴云根学艺,1958年转师朱可心门下任徒工班班长、技术员,随师二十余年,曾任成型车间技术总辅导,为“可心花货”嫡系弟子。
从艺数十年来,心无旁骛,潜心紫砂艺术,长于创新,尤擅大型、特大型紫砂花器的创作,创新作品数百件。艺术风格豪放大气,浑厚淳朴,个性鲜明。
1973年首创攻克紫砂泥料、成型、烧成三大难关,首创“大型东坡提梁壶”,开创巨壶制作之先河,对现代紫砂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2年《绿嘴葫芦壶》获全国陶瓷评比评委特别奖,之后陆续创作了“东坡提梁壶”系列、“报春壶”系列、“葡萄盈筐提梁壶”、“束柴三友壶”、梅桩壶”系列、“特大仙瓢提梁壶”、“特大葡萄盈筐提梁壶”、“特大三足结义壶”等,因敬佩其艺高胆大,人送外号“范大胆”。1993年在厂研究所从事产品创新和设计,代表作品在国内外专业展评交流中屡获殊荣,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香港茶文化博物馆等处收藏陈设。
二、谭泉海
谭泉海(1939年7月生),青少年时代对工艺美术就有浓厚的兴趣。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著名陶刻家任(水金)庭为师,学习陶刻装饰。遵师教诲,练碑帖,习字画,打下传统陶刻用刀技法和摹刻书法要领的基础。1961年,他首次创作“国色天香”、“青松白鸡”受到好评和关注。197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陶瓷美术设计进修班,系统学习陶瓷美术基础理论,并受到著名教授和学者的指导,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独立设计能力。平淡中见新奇,淡泊中含洗练,开始形成个人的风格。1979年创作的“松鹰”、“群马”特大挂盘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除传统陶刻装饰外,他还尝试各种新颖手法,如“色泥印贴”、“泥浆堆字堆花”、“色泥分层雕刻”等,以达到丰富装饰的效果。1983年其装饰的“十二件鼻烟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1984年装饰的“万寿瓶”获得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1994年“紫砂历代文化条屏”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
谭泉海曾为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被江苏省政府专家评委授予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谭泉海与徐汉棠同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衔。其作品多次参加地方、全国和国际展览会、有的选作国家礼品、有的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地收藏。他先后赴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表演,为弘扬紫砂文化竭尽了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