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四方隱角竹鼎壺"-絕配

分类: 茶具 |
*
三把"四方隱角竹鼎壺"-絕配
圖文:陳宗嶽
原以為-我收了二把"四方隱角竹鼎壺,一把是民國初年范大生製作的"荊溪紫砂"底款的段泥小號"四方隱角竹鼎壺",與一把民國初年李寶珍為"金鼎商標"製作的大號"四方隱角竹鼎壺",東溪刻;但是,仔細一查,還多了一把壺嘴、壺把與壺身不同泥色,由汪寶根製作的更大號"四方隱角竹鼎壺",三把擺成一列,正好是大、中、小一列。
說實在,由這樣三位民國時期的名家,在相近不超過10年的時間裡,製作出三把大小不同的同一種壺型的組合,還真是巧合,如今若要有心去找,除了壺源充裕的時機已過,價格更是昂貴,因為2010年5月16日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春拍拍出的「范大生製段泥四方隱角竹鼎壺」,成交價格已達人民幣6萬9440元,所以是絕配。
這樣的壺型,也有二、三種不同的稱法,但是,我比較認同2006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之"明清紫砂珍藏"一書153頁所載,稱之為"四方隱角竹鼎(原文為「頂」,因簡體字「鼎」與「頂」不分,實際應該是「鼎」字)壺"。
"四方隱角竹鼎壺"的解析:
四方隱角竹鼎壺是范大生的成名作,1915年宜興利用公司成立,范大生(承甫)被聘為技師,當年即創製"四方隱角竹鼎壺",並參加巴拿馬國際展,獲得優等獎狀。此壺由傳統的竹鼎壺造型變化而來,竹的造型通貫全器。壺身、蓋皆作四方隱角,流、鈕、把塑以壺作竹節鼎式。式樣由傳統的竹鼎壺造型變化而來,竹的造型通貫全器。壺身、蓋皆作四方隱角,流、鈕、把塑以竹節,筋紋肌理極富層次變化,如竹之蒼勁挺拔,生氣盎然。
我收的三把"四方隱角竹鼎壺":
*
*
一、范大生款"四方隱角竹鼎壺"
長14*寬9.5*高10公分
掃雪開松徑,疏泉過竹林,錄唐句。
*
*
二、李寶珍款"四方隱角竹鼎壺"
長18*寬12*高13公分
清風逐人,月色留星,東溪刻。
*
*
三、汪寶根款"四方隱角竹鼎壺"
長20*寬13*高14公分
跂陶刻:君亦嘯傲客,竹裡興(?)何物
*
1、范大生,本名范承甫(1874~1942),字繩武,藝名大生,出生於宜興丁蜀鎮的紫砂世家,1893年拜宗族長輩范鼎甫為師。范承甫勤奮好學,各項紫砂基本功皆紮實勤練,甚得師父范鼎甫的喜愛,藝成之後仍將其留在身旁,一面從事紫砂創作,一面繼續調教深造,並為范承甫取藝名"大生"。
1915年宜興利用公司成立,范承甫被聘為技師,當年即創製"四方隱角竹鼎壺",並參加巴拿馬國際展,獲得優等獎狀。此後"大生"之名愈盛,直至1930年代後期,此段期間為范大生的創作高峯期,並曾為"上海鐵畫軒"、"宜興吳德盛"等商號,製作各式紫砂器。
范大生擅長製作紫砂花貨。所製造的紫砂器常結合光貨器、花貨器及筋紋器的各項特點,彼此交互運用,妙趣橫生,自然生動而雅緻,是近代宜興紫砂花貨名家,其作品是甚受人們喜愛的珍藏品,故贏得“千金易得,大生壺難求”之美譽。
中年後開始收徒授藝,民國時期的紫砂好手葉得喜、馮桂林等人,皆為范大生的得意門徒,為宜興紫砂的傳承奉獻心力。
2、李寶珍(1888—1941)男,江蘇宜興人。師從俞國良,為晚清至民國紫砂製作大師,民國著名的"三寶三根"之一,與大師吳雲根齊名。所制壺樸實厚重,典雅圓潤,以一[寶珍]方印為款識
。1915年他應邀在山西做技師,帶徒弟制陶器,1933年又返江蘇,傳授技藝,製作紫砂,飄泊以壺藝為生計。他十分鍾愛貧家出身的藝徒,凡跟他學成滿師的,他均贈予圖本、樣板、工具等,使他們既有施藝求食之本領,又有吃飯的傢夥。對弟子,他可真是“扶上馬,再送一程”,可謂是位德藝雙馨的紫砂大師。
1941年2月23日,在日寇佔領下的蜀山,李寶珍在貧病交加中,含恨而去,據說,其子女遵守其父遺囑,此後無一人再從事紫砂行業。大師遺言可謂有先見之明:因為另一位號稱民國“三根”之一顧德根先生,於1960年遇上天災人禍,餓死在宜興川埠潛洛老家,年僅65歲。
3、汪寶根(1890~1954),號旭齋,宜興蜀山人。1904年汪寶根拜其伯父清末紫砂名藝人汪春榮為師,為吳雲根及朱可心的同門師兄。1920年代汪寶根受聘宜興利用公司為技工,後因製壺技藝精緻而升任為技師。1932年汪寶根所製作的"東坡提梁壺"榮獲美國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工藝博覽會」優秀獎,從此名聲大噪,1933年汪寶根擔任宜興利用公司的技術總輔導。
1920~1930年代是汪寶根一生的製壺高峯期,在此段期間裡,汪寶根並曾為上海鐵畫軒公司及宜興吳德盛陶器店製作高檔紫砂壺。1930年代末期,因中日戰爭熾烈,紫砂業一片蕭條,只得開"柴行"度日。1940年代中後期,汪寶根將其紫砂技藝傳于兒子汪福庭(1926~1993)。1954年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成立時,汪寶根已重病在身,於10月病逝蜀山西街家中,得年64歲。
汪寶根製壺要求嚴謹,各項先期作業準備一絲不茍,從泥料的細選精配到壺式形款的制定,皆需按步就緒後,才會開始動手製壺。其所製成的紫砂壺,件件皆氣宇昂然,精神煥煥,剛柔相濟,肌理質感與形制的協調性甚佳,是近代不可多得的紫砂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