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牛”节奏也要刻在脑海里,阶段性获利出场之后,不要急于追逐下一波“鱼群”。
长沙马归来之后,身体小恙,周四收评文章因故停更。大盘短暂突破4000点之后,出现调整,盘面一时扑朔迷离,投资者愈发迷茫,故以周评形式补记之。
有网友调侃,老股民在4000点上方赚钱的经验不多,所以攀上4000点之后,有点不会玩儿了。事实上,A股30多年的历史,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算上这次才3次。
第一次,2007年5月站上4000点,5个月之后见历史大顶6124点;第2次,2015年4月,上证再次突破4000点,但仅仅2个月之后,大盘见5178的次高峰,随后步入漫漫熊途。
所以,和历史上前两次的冲关不同,这次股民情绪异常冷静,隔岸观火,仿佛于己无关。客观地讲,2015年6月5178点之后,A股再以没有全面牛市。上一轮的牛市周期2019-2021年,只是结构性的。
这一轮牛市周期(2024-202X?),在性质上大于上一波的小牛市(类似易经中的“大阳”和“少阳”),但依然是结构性的。5000多家上市公司,再考虑扩容的潜力,未来指数不管是8000点还是一万点,都只会是结构性牛市。
少数大块头撑起指数,一大堆小喽啰在低位徘徊。
有段子说,当下行情是8000点的CPO,4000点的半导体,其它板块还在3000点。年至今,A股还有近1000只股票下跌。行情的撕裂,可见一斑。
在指数逼近4000点的当下,个股动则4000家下跌并不鲜见。有朋友私下询问,今年的行情是不是结束了?4025点,我并不希望它成为今年的高点,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以上,是盘手去年底在全网发布的今年大盘顶底预测,目前的实际区间是3040-4025。今年的底部已经没有争议,顶部,还剩2个月的悬念,大概率吧。
再看港股,笔者预判18000--26000,恒生指数实盘到目前是18671-27381。底顶分别误差3.7%、5.3%,准确率不如A股,但也有些参考价值。
最近已经有朋友在问我明年的大盘预测,有些眉目,但没有定论,从定性角度看,应该没有今年乐观。至于那些高呼“4000点才起步”的砖家,建议一律拉黑。
上周二的文章,专门在篇首摘要处提示到:“抬头见山,脚下有雪,前路崎岖,注意安全。”文章还强调:“市场也并非没有隐忧,最大的问题是成交量不足。”()
缩量,不是不能涨,就像指标背离可以继续上涨一样。顶部的背离可以再背离,一直到最后一次背离。但是,连续缩量,上涨趋势一定不可持续。这是本人理解的关于成交量的精髓之一,笔者的《七年一剑》里有单章阐述。
在本周摸到4000点的三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为2.14、2.25、2.42万亿,比8、9月份的3个成交量高点,萎缩近1万亿!
一万亿,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就意味着场外资金并没有因为指数的高企而冲动进场,场内的融资客,毕竟受限于担保品。融资余额,偶见新高,但疲态尽显。
某队护盘,意在冰点暖市,稳定信心,不要崩溃,但没有义务去护出一轮牛市,更没有意愿去让每位股民赚钱。市场先生依旧残酷,冷静,会毫不犹豫地让犯错者付出代价。
中美会晤,结果不错,美联储也如期降息。但是,在利好面前,不涨反跌,按照现在的说法叫“事出反常必有妖”。老股民的经验是,这种属于利好兑现。利空落地,也可以是否极泰来。
技术派的理论依据是:K线包含一切。当龙头大哥不能再创新高的时候,其它板块或许会尝试冲高,但如果不具备真龙的气质,则多半流于短线轮动。比如CPO,大哥就那几个,易中天胜。
双头是它们的普遍“命运”,最强的是右头略高于左头,比如中际;次强的是“平头”,比如胜宏;右比左低,则更弱一些,比如天孚。
策略层面,建议不要太多太复杂。在A股江湖,但凡听到“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一定要绕着走。核心策略,一套就够,此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最多一套半,否则两套策略会打架。
个人近半年来的交易,离完美就差一步。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金融证券市场,一步错,满盘皆输也很常见。笔者对大盘的拿捏,有目共睹。龙头板块(AI硬件、CPO
)也在几个月前被锁定,个股挖掘,胜宏和新易都是“千里挑一”。
仓位也足够重,期间还上了小幅融资。今年犯了两个大错,一是卖飞龙头(胜宏),错失巨额利润;其次是二波上了次优标的,遭遇回撤。
实际上的错误只有一个,就是没有坚守龙头标的。我的选股系统,号称千里挑一,共选出3只(包括双林,但后来不灵了);500里挑一的标准,成色差了很多。
因为龙头有纠错机会,即使调整,也有反抽新高或前高的机会。但二线选手则不同,技术上通常反抽右肩。当市场走弱时,二线标的抗风险能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展望后市,牛市铁定没有结束。但“慢牛”节奏也要刻在脑海里,阶段性获利出场之后,不要急于追逐下一波“鱼群”。
忙哥周评:“今年行情结束了?”
摘要:“慢牛”节奏也要刻在脑海里,阶段性获利出场之后,不要急于追逐下一波“鱼群”。
长沙马归来之后,身体小恙,周四收评文章因故停更。大盘短暂突破4000点之后,出现调整,盘面一时扑朔迷离,投资者愈发迷茫,故以周评形式补记之。
有网友调侃,老股民在4000点上方赚钱的经验不多,所以攀上4000点之后,有点不会玩儿了。事实上,A股30多年的历史,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算上这次才3次。
第一次,2007年5月站上4000点,5个月之后见历史大顶6124点;第2次,2015年4月,上证再次突破4000点,但仅仅2个月之后,大盘见5178的次高峰,随后步入漫漫熊途。
所以,和历史上前两次的冲关不同,这次股民情绪异常冷静,隔岸观火,仿佛于己无关。客观地讲,2015年6月5178点之后,A股再以没有全面牛市。上一轮的牛市周期2019-2021年,只是结构性的。
这一轮牛市周期(2024-202X?),在性质上大于上一波的小牛市(类似易经中的“大阳”和“少阳”),但依然是结构性的。5000多家上市公司,再考虑扩容的潜力,未来指数不管是8000点还是一万点,都只会是结构性牛市。
少数大块头撑起指数,一大堆小喽啰在低位徘徊。
有段子说,当下行情是8000点的CPO,4000点的半导体,其它板块还在3000点。年至今,A股还有近1000只股票下跌。行情的撕裂,可见一斑。
在指数逼近4000点的当下,个股动则4000家下跌并不鲜见。有朋友私下询问,今年的行情是不是结束了?4025点,我并不希望它成为今年的高点,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以上,是盘手去年底在全网发布的今年大盘顶底预测,目前的实际区间是3040-4025。今年的底部已经没有争议,顶部,还剩2个月的悬念,大概率吧。
再看港股,笔者预判18000--26000,恒生指数实盘到目前是18671-27381。底顶分别误差3.7%、5.3%,准确率不如A股,但也有些参考价值。
最近已经有朋友在问我明年的大盘预测,有些眉目,但没有定论,从定性角度看,应该没有今年乐观。至于那些高呼“4000点才起步”的砖家,建议一律拉黑。
上周二的文章,专门在篇首摘要处提示到:“抬头见山,脚下有雪,前路崎岖,注意安全。”文章还强调:“市场也并非没有隐忧,最大的问题是成交量不足。”()
缩量,不是不能涨,就像指标背离可以继续上涨一样。顶部的背离可以再背离,一直到最后一次背离。但是,连续缩量,上涨趋势一定不可持续。这是本人理解的关于成交量的精髓之一,笔者的《七年一剑》里有单章阐述。
在本周摸到4000点的三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为2.14、2.25、2.42万亿,比8、9月份的3个成交量高点,萎缩近1万亿!
一万亿,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就意味着场外资金并没有因为指数的高企而冲动进场,场内的融资客,毕竟受限于担保品。融资余额,偶见新高,但疲态尽显。
某队护盘,意在冰点暖市,稳定信心,不要崩溃,但没有义务去护出一轮牛市,更没有意愿去让每位股民赚钱。市场先生依旧残酷,冷静,会毫不犹豫地让犯错者付出代价。
中美会晤,结果不错,美联储也如期降息。但是,在利好面前,不涨反跌,按照现在的说法叫“事出反常必有妖”。老股民的经验是,这种属于利好兑现。利空落地,也可以是否极泰来。
技术派的理论依据是:K线包含一切。当龙头大哥不能再创新高的时候,其它板块或许会尝试冲高,但如果不具备真龙的气质,则多半流于短线轮动。比如CPO,大哥就那几个,易中天胜。
双头是它们的普遍“命运”,最强的是右头略高于左头,比如中际;次强的是“平头”,比如胜宏;右比左低,则更弱一些,比如天孚。
策略层面,建议不要太多太复杂。在A股江湖,但凡听到“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一定要绕着走。核心策略,一套就够,此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最多一套半,否则两套策略会打架。
个人近半年来的交易,离完美就差一步。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金融证券市场,一步错,满盘皆输也很常见。笔者对大盘的拿捏,有目共睹。龙头板块(AI硬件、CPO )也在几个月前被锁定,个股挖掘,胜宏和新易都是“千里挑一”。
仓位也足够重,期间还上了小幅融资。今年犯了两个大错,一是卖飞龙头(胜宏),错失巨额利润;其次是二波上了次优标的,遭遇回撤。
实际上的错误只有一个,就是没有坚守龙头标的。我的选股系统,号称千里挑一,共选出3只(包括双林,但后来不灵了);500里挑一的标准,成色差了很多。
因为龙头有纠错机会,即使调整,也有反抽新高或前高的机会。但二线选手则不同,技术上通常反抽右肩。当市场走弱时,二线标的抗风险能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展望后市,牛市铁定没有结束。但“慢牛”节奏也要刻在脑海里,阶段性获利出场之后,不要急于追逐下一波“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