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忙哥给出的2024年核心波动区间大约在2900--3300点
请读者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加关注,以便及时收到信息。
临近年末,各路大咖纷纷祭出自己的新年展望。洪灏出的比较早,11月初就发布了“2024,无往不复”。作为周金涛之后的周期大佬,洪灏的观点颇有周期律动的韵味。
这两天也看了一篇朱民(前IMF副总裁)的展望:2024,平庸之年。观点不再转述,大家望文生义即可。我的新年展望标题是:“厉兵秣马,静待花开”,本来想用“面朝大海,静待花开”的,感觉太过文艺,又指向性不足。()
作为基金背景的职业盘手,本人在年底撰写新年投资展望,今年是第三个年头。感谢各位老铁的支持与围观,过去的回顾、验证、纠错,加之来年的展望,以及背后的逻辑框架、数据支撑等,对作者的投资精进大有裨益。
鉴于专家们的报告往往过于宏观和专业化,本盘手的文章更多考虑股市参与者的所感所想。观点或许流于通俗,却不失真诚和实用。最大的挑战在于,既要说真话,还要能发的出来。
对于股市大盘的洞察和预判,到俺这个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换句话说,再精准一些,或者试图点明每一次趋势的拐点,不仅做不到,而且瞎耽误功夫。
越大的周期越容易判断,比如深圳的秋天一定会来,这就是大周期(四季)决定的。至于说深圳哪天入秋(5天平均气温低于22度,从第一天起算),这种精确的时间转折,根本无法精准预测。
其实,这不重要。就股市的大周期,我曾在2017年1月8日,提前两年撰文预判2019-2021是牛市周期(原文标题“七年之痒”)。也可以在2019年1月5号(2440点的第二天),宣告三年牛市启动。
再精准一点,去年4月27日下午2点33分,我在各大群宣告:“2863,大级别底部,年内最好最重要的机会。”
同样,我也于去年底(2023新年展望),提前两年宣布下一个牛市周期即将到来:2025--2027,只是等待一个验证而已。具体到哪一天入秋,或者出现底部转折信号,交给我的机器狗就好了,到目前为止,我的数学模型都表现优异。
去年的新年投资展望提前预判了2023--2024是牛市前的蓄势年份,今年的股市波动率大幅收敛,已经得到验证。在一个指数涨跌有限的市场,叠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必然会选择制造热点,题材轮动炒作。
2023年,市场收益最好的,不是公募(社保基金还是亏的),不是私募(赛道板块是软的),量化基金也打了折扣(被加强监管)。最风光、最赚钱的,是游资,或者偏游资风格的各路资金。
在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或者康波周期的收缩期,物价下跌,企业利润减少,表现为通缩的景象。伴随着货币宽松,利率下行的刺激,股市也成为为数不多可以投机的去向。
公私募的“躺赢”,通常是在牛市周期中,他们资金规模大,仓位重,持股周期长。收益曲线漂亮+资金申购+同方向增仓,形成正反馈。一轮牛市下来,赚得盆满钵满。相反,熊市周期中,股民、基民都没钱赚,机构也会进入负循环。
游资,圈内也有外号叫“柚子”,区别于机构和一般散户,更接近个人大散。他们相对年轻,学习能力强,反应快,操盘风格彪悍。盘面可见的最活跃资金非游资莫属,题材炒作、妖股、打板、连扳主要是他们所为。
游资比较分散,但交易行为经常抱团并趋于一致,他们大部分通过盘口语言来决定参与的时机和程度,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短线交易、板块快速轮动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吸引大量的散户跟风。
2023是题材炒作的大年,也是游资的大年。洪灏给出的2024波动区间和今年一致,个人判断是在2023年的基础上,波动率还有小幅压缩。忙哥给出的2024年核心波动区间大约在2900--3300点,如是,则2024游资风格依旧会大幅跑赢市场。
本盘手的投资理念介于基金和游资之间,基金擅长价值挖掘,游资擅长风口博弈,合在一起,也就是本门“价值博弈”派的由来。
比如我们周四短线介入的XX华新,传媒娱乐板块,风口在线,基本面也不错(不是垃圾绩差股)。周五,我看涨停板上估计封不住,果断获利了结,10个点利润落袋。收盘,该股回吐近5个点。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家如果能感悟背后的思路并举一反三,相信你炒股会很有乐趣。本盘手还开发了“钓鱼战法”,特别适合当下市场节奏。选择中线标的,提前挂单做高抛低吸。由于盯盘时间久,股性熟悉,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也不太难。
或许,您也可以考虑加入忙哥战队。()
感谢赞赏,感谢转发!
忙哥周评(12.10):“像游资一样战斗”
摘要:忙哥给出的2024年核心波动区间大约在2900--3300点
请读者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加关注,以便及时收到信息。
临近年末,各路大咖纷纷祭出自己的新年展望。洪灏出的比较早,11月初就发布了“2024,无往不复”。作为周金涛之后的周期大佬,洪灏的观点颇有周期律动的韵味。
这两天也看了一篇朱民(前IMF副总裁)的展望:2024,平庸之年。观点不再转述,大家望文生义即可。我的新年展望标题是:“厉兵秣马,静待花开”,本来想用“面朝大海,静待花开”的,感觉太过文艺,又指向性不足。()
作为基金背景的职业盘手,本人在年底撰写新年投资展望,今年是第三个年头。感谢各位老铁的支持与围观,过去的回顾、验证、纠错,加之来年的展望,以及背后的逻辑框架、数据支撑等,对作者的投资精进大有裨益。
鉴于专家们的报告往往过于宏观和专业化,本盘手的文章更多考虑股市参与者的所感所想。观点或许流于通俗,却不失真诚和实用。最大的挑战在于,既要说真话,还要能发的出来。
对于股市大盘的洞察和预判,到俺这个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换句话说,再精准一些,或者试图点明每一次趋势的拐点,不仅做不到,而且瞎耽误功夫。
越大的周期越容易判断,比如深圳的秋天一定会来,这就是大周期(四季)决定的。至于说深圳哪天入秋(5天平均气温低于22度,从第一天起算),这种精确的时间转折,根本无法精准预测。
其实,这不重要。就股市的大周期,我曾在2017年1月8日,提前两年撰文预判2019-2021是牛市周期(原文标题“七年之痒”)。也可以在2019年1月5号(2440点的第二天),宣告三年牛市启动。
再精准一点,去年4月27日下午2点33分,我在各大群宣告:“2863,大级别底部,年内最好最重要的机会。”
同样,我也于去年底(2023新年展望),提前两年宣布下一个牛市周期即将到来:2025--2027,只是等待一个验证而已。具体到哪一天入秋,或者出现底部转折信号,交给我的机器狗就好了,到目前为止,我的数学模型都表现优异。
去年的新年投资展望提前预判了2023--2024是牛市前的蓄势年份,今年的股市波动率大幅收敛,已经得到验证。在一个指数涨跌有限的市场,叠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必然会选择制造热点,题材轮动炒作。
2023年,市场收益最好的,不是公募(社保基金还是亏的),不是私募(赛道板块是软的),量化基金也打了折扣(被加强监管)。最风光、最赚钱的,是游资,或者偏游资风格的各路资金。
在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或者康波周期的收缩期,物价下跌,企业利润减少,表现为通缩的景象。伴随着货币宽松,利率下行的刺激,股市也成为为数不多可以投机的去向。
公私募的“躺赢”,通常是在牛市周期中,他们资金规模大,仓位重,持股周期长。收益曲线漂亮+资金申购+同方向增仓,形成正反馈。一轮牛市下来,赚得盆满钵满。相反,熊市周期中,股民、基民都没钱赚,机构也会进入负循环。
游资,圈内也有外号叫“柚子”,区别于机构和一般散户,更接近个人大散。他们相对年轻,学习能力强,反应快,操盘风格彪悍。盘面可见的最活跃资金非游资莫属,题材炒作、妖股、打板、连扳主要是他们所为。
游资比较分散,但交易行为经常抱团并趋于一致,他们大部分通过盘口语言来决定参与的时机和程度,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短线交易、板块快速轮动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吸引大量的散户跟风。
2023是题材炒作的大年,也是游资的大年。洪灏给出的2024波动区间和今年一致,个人判断是在2023年的基础上,波动率还有小幅压缩。忙哥给出的2024年核心波动区间大约在2900--3300点,如是,则2024游资风格依旧会大幅跑赢市场。
本盘手的投资理念介于基金和游资之间,基金擅长价值挖掘,游资擅长风口博弈,合在一起,也就是本门“价值博弈”派的由来。
比如我们周四短线介入的XX华新,传媒娱乐板块,风口在线,基本面也不错(不是垃圾绩差股)。周五,我看涨停板上估计封不住,果断获利了结,10个点利润落袋。收盘,该股回吐近5个点。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家如果能感悟背后的思路并举一反三,相信你炒股会很有乐趣。本盘手还开发了“钓鱼战法”,特别适合当下市场节奏。选择中线标的,提前挂单做高抛低吸。由于盯盘时间久,股性熟悉,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也不太难。
或许,您也可以考虑加入忙哥战队。()
感谢赞赏,感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