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铭文集
2024-09-29 14:51:44
标签: 杂谈
三个世界黄燕铭:
客观世界(存在,树上花)、内心世界(认知,心里花)、符号世界(符号,纸上花)。证券投资是从物到心,再从心到物的过程,即客观世界影响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人们的内心世界又指导了投资行为,然后通过分配资源的途径,影响了客观世界。所谓股票价格,其实只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交易的过程中于交易所的行情揭示板上擦出的一道轨迹(符号世界)。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道什么是三朵花,之后我会整理一下前几年发布的一些文章,让大家再看一下,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自己找:
《送你证券研究的三朵花》 《风在何处,风在众人的心里》 《股票价格不是树上的花》三篇文章。
关于股价涨跌
黄燕铭: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因为人们的预期在改变(超预期的一种)。详见《证券研究的2+1思维》股票价格的涨跌是个边际的问题,人们的预期改变是股票价格涨涨跌跌的原因,也就是说,预期是股票价值的本质。金融学把股票价值定义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而未来现金流在今天其实只是人们心里的预期,因此价值其实就是人们内心的预期。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地看到股票价格形成的过程:宏观、行业、公司等客观世界的因素,被人们观察和捕捉到,经过人们各自的思考和加工后形成预期,然后人们以这些预期形成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到交易系统中去报价,最终在交易中形成了价格。通过交易系统,人们的预期的变化变成了符号世界中的价格的涨跌。由此,股票价格的形成穿越了客观世界、内心世界和符号世界,或者说经历了预期环节和交易环节.
证券研究的2+1思维
其中2指的是预期思维和交易思维,它们分列前后贯穿于股票价格形成的过程之中;边际思维则须分别与预期思维和交易思维叠加,在两个思维环节里以边际的思想寻找投资机会。其中预期思维与边际思维的叠加即是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超预期”,而交易思维与边际思维的叠加,我们给它一个名称为“交易边际”。三种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预期思维的理论基础是DDM模型的贴现思想、交易思维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结构理论,边际思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证券的研究和投资,最终是一个参悟世界、修炼内心的过程。我们做证券研究,需要观察和分析宏观、行业、公司等客观世界的总量和边际变化,也需要观察和分析股票价格、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等符号世界的变化,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和分析众多投资者的内心世界的状况和变化,但最终还要修炼自己的内心。无论是在牛市、震荡市还是熊市,我们都应该保持同等的“空”境心态,以同一种心境面对不同的股票市场,即所谓“不取分别心”,以本我不变的心境,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研究和投资的工作。
研究之道:守正出奇
守正出奇最早出现是《道德经》,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其中,正代表了原则,奇则代表了创新。在证券研究里,正代表了研究体系的建设,奇代表了研究策划的组织。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建立正的研究体系,包括研究领域的设置、研究团队内的配合、数据与模型的建设等等,都须走正道,此外还包括掌握正的研究方法、树立正的研究理念。但是光有正的研究体系却没有奇的研究策划,则研究出不了证券投资的成果,证券投资机会的获取,主要依靠对超预期的捕捉,依靠的是边际思维,因此证券研究如要落实到投资机会上,则必须出奇兵,出奇想。《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其中,“正奇”就是常与变,常法为“正”,变法为“奇”。
投资之心
佛家:不取分别心,不着分别相。道家: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 →
齐涨跌、齐成长与价值......黄燕铭: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是一样。 之前给大家提到证券投资是猜众人的心,那该有一颗什么投资之心呢?佛家说:“不取分别心,不着分别相。”
道家说:“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道德经》有提到:“道者,万物之奥。”即指道是万物的主宰。表明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在认识事务本质的过程中是殊途同归的。佛家说:“不取分别心,不着分别相。”不取分别心不是不明市场涨跌,而是对市场涨跌趋势平等对待,付以真心,无有差别。不取分别心是一种修行参悟达到的高深境界,即见空,参透诸法空相,不再执着于分辨。不着分别相是让大家不执着于你心里形成的涨、跌想法和观念。道家说:“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
齐是非属于认识论范畴,是非之争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这里的齐是“看齐”,不是说要混淆是非,而是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齐物我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就是要做到“无我”(不是“丧我”)。即是要齐涨跌、齐成长与价值……,佛家所说,道家所言,其实跟黄燕铭跟大家提到的:“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是一样。”是一个意思,要对牛市和熊市无分别心,持等同的态度。送大家一首自己改编的歌词《其实都一样》小鸟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里游荡看似两个地方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牛市在天空飞翔熊市在地面游荡看似两个地方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牛市来自熊市熊市才有牛市看似两个市场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不要贪恋牛市不要嗔恨熊市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收起全文d
证券投资是以众多学科为基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领域。表面看,证券投资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金融学等四个学科大类,另外,还包括税收、法律与法规、心理学、计算机应用、数学和逻辑等学科。从证券投资所涉及的学科来看,投资研究不但要求知识的广度,而且要深度的分析,知识和信息的交叉往往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价值。掌握上述知识,就达到了“知其然”阶段。如果想要达到“知其所以然”阶段,就要用哲学的思维来考虑证券投资。追根溯源,证券投资是在研究人性、琢磨众人心。
投资之道,
道家:不苟同于世俗但合乎于自然所谓世俗,指尘世、世间,给人的直觉是平庸,肤浅。世俗本无对错之分,世俗是所有人的共同特征,人人都是俗人,而世俗之人喜其与己同。如果是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苟同于世俗代表正统,那在投资的世界里,如果还苟同于世俗,那你大概率会是7输2平1赢当中7输的一份子,运气好可能会是2平的一份子,而要成为1赢的一份子,则要不苟同于世俗,一定要去寻找与众不同的信息或逻辑。合乎于自然,源于庄子所说“大道合乎自然。”意思是说,天下最大的规律就是合乎自然的法度,那作为参与股票博弈的主体(俗人)所追求的投资之道,也一定是合乎自然的法度。收起全文d
黄燕铭文集
三个世界黄燕铭:
客观世界(存在,树上花)、内心世界(认知,心里花)、符号世界(符号,纸上花)。证券投资是从物到心,再从心到物的过程,即客观世界影响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人们的内心世界又指导了投资行为,然后通过分配资源的途径,影响了客观世界。所谓股票价格,其实只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交易的过程中于交易所的行情揭示板上擦出的一道轨迹(符号世界)。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道什么是三朵花,之后我会整理一下前几年发布的一些文章,让大家再看一下,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自己找: 《送你证券研究的三朵花》 《风在何处,风在众人的心里》 《股票价格不是树上的花》三篇文章。
关于股价涨跌
黄燕铭: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因为人们的预期在改变(超预期的一种)。详见《证券研究的2+1思维》股票价格的涨跌是个边际的问题,人们的预期改变是股票价格涨涨跌跌的原因,也就是说,预期是股票价值的本质。金融学把股票价值定义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而未来现金流在今天其实只是人们心里的预期,因此价值其实就是人们内心的预期。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地看到股票价格形成的过程:宏观、行业、公司等客观世界的因素,被人们观察和捕捉到,经过人们各自的思考和加工后形成预期,然后人们以这些预期形成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到交易系统中去报价,最终在交易中形成了价格。通过交易系统,人们的预期的变化变成了符号世界中的价格的涨跌。由此,股票价格的形成穿越了客观世界、内心世界和符号世界,或者说经历了预期环节和交易环节.
证券研究的2+1思维
其中2指的是预期思维和交易思维,它们分列前后贯穿于股票价格形成的过程之中;边际思维则须分别与预期思维和交易思维叠加,在两个思维环节里以边际的思想寻找投资机会。其中预期思维与边际思维的叠加即是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超预期”,而交易思维与边际思维的叠加,我们给它一个名称为“交易边际”。三种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预期思维的理论基础是DDM模型的贴现思想、交易思维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结构理论,边际思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证券的研究和投资,最终是一个参悟世界、修炼内心的过程。我们做证券研究,需要观察和分析宏观、行业、公司等客观世界的总量和边际变化,也需要观察和分析股票价格、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等符号世界的变化,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和分析众多投资者的内心世界的状况和变化,但最终还要修炼自己的内心。无论是在牛市、震荡市还是熊市,我们都应该保持同等的“空”境心态,以同一种心境面对不同的股票市场,即所谓“不取分别心”,以本我不变的心境,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研究和投资的工作。
研究之道:守正出奇
守正出奇最早出现是《道德经》,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其中,正代表了原则,奇则代表了创新。在证券研究里,正代表了研究体系的建设,奇代表了研究策划的组织。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建立正的研究体系,包括研究领域的设置、研究团队内的配合、数据与模型的建设等等,都须走正道,此外还包括掌握正的研究方法、树立正的研究理念。但是光有正的研究体系却没有奇的研究策划,则研究出不了证券投资的成果,证券投资机会的获取,主要依靠对超预期的捕捉,依靠的是边际思维,因此证券研究如要落实到投资机会上,则必须出奇兵,出奇想。《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其中,“正奇”就是常与变,常法为“正”,变法为“奇”。
投资之心
佛家:不取分别心,不着分别相。道家: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 → 齐涨跌、齐成长与价值......黄燕铭: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是一样。 之前给大家提到证券投资是猜众人的心,那该有一颗什么投资之心呢?佛家说:“不取分别心,不着分别相。” 道家说:“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道德经》有提到:“道者,万物之奥。”即指道是万物的主宰。表明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在认识事务本质的过程中是殊途同归的。佛家说:“不取分别心,不着分别相。”不取分别心不是不明市场涨跌,而是对市场涨跌趋势平等对待,付以真心,无有差别。不取分别心是一种修行参悟达到的高深境界,即见空,参透诸法空相,不再执着于分辨。不着分别相是让大家不执着于你心里形成的涨、跌想法和观念。道家说:“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 齐是非属于认识论范畴,是非之争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这里的齐是“看齐”,不是说要混淆是非,而是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齐物我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就是要做到“无我”(不是“丧我”)。即是要齐涨跌、齐成长与价值……,佛家所说,道家所言,其实跟黄燕铭跟大家提到的:“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是一样。”是一个意思,要对牛市和熊市无分别心,持等同的态度。送大家一首自己改编的歌词《其实都一样》小鸟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里游荡看似两个地方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牛市在天空飞翔熊市在地面游荡看似两个地方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牛市来自熊市熊市才有牛市看似两个市场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不要贪恋牛市不要嗔恨熊市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收起全文d
证券投资是以众多学科为基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领域。表面看,证券投资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金融学等四个学科大类,另外,还包括税收、法律与法规、心理学、计算机应用、数学和逻辑等学科。从证券投资所涉及的学科来看,投资研究不但要求知识的广度,而且要深度的分析,知识和信息的交叉往往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价值。掌握上述知识,就达到了“知其然”阶段。如果想要达到“知其所以然”阶段,就要用哲学的思维来考虑证券投资。追根溯源,证券投资是在研究人性、琢磨众人心。
投资之道,
道家:不苟同于世俗但合乎于自然所谓世俗,指尘世、世间,给人的直觉是平庸,肤浅。世俗本无对错之分,世俗是所有人的共同特征,人人都是俗人,而世俗之人喜其与己同。如果是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苟同于世俗代表正统,那在投资的世界里,如果还苟同于世俗,那你大概率会是7输2平1赢当中7输的一份子,运气好可能会是2平的一份子,而要成为1赢的一份子,则要不苟同于世俗,一定要去寻找与众不同的信息或逻辑。合乎于自然,源于庄子所说“大道合乎自然。”意思是说,天下最大的规律就是合乎自然的法度,那作为参与股票博弈的主体(俗人)所追求的投资之道,也一定是合乎自然的法度。收起全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