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婕:投机取巧心法

(2016-06-03 17:10:54)
分类: 《易经》荟萃

投机取巧心法

 禅婕

 

金融市场本质:波动趋势构成的趋势波动。
领悟市场的本质是一回事,操作是另外一回事。市场的本质和现象是什么,这是理论问题;如何利用市场获得最大利润,这是操作问题。
市场的内涵好比木料,而操作就是运用木料的方式。操作必然要有所选择,该舍弃的要舍弃,该取巧的要取巧,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现实对材料的最佳利用效果。
操作的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价位差的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或者说最大价格差,获得的最佳方式有两种:一是将趋势放长,一口吃一个大的;二是不断取巧,积少成多。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长线的一波利润其实是一段波动趋势中最短的价差,折叠之中隐藏了数倍的价差。所以,大音希声,长线的操作必须极其清淡,出手必须极其准确,中途不能出错,更不能频繁操作。
直线的利润经不起折线的损失,长长的波段所赢得的利润只需要小小的几次波动的损失就可以转盈为亏。
赔钱的两种方式:
一、逆势。
二、频繁止损。
挣钱的两种方式:
一、顺势
二、取巧
风险市场,利润与风险并存,只有能规避了风险,才能放飞利润。自身的安全最重要。
自身的安全:
一、出手必须要准
不出手就不会有风险,当然也不会有利润。出手的目的不是为了承担风险,而是为了获得利润,为了获得利润才不得不冒险。
出手就风险和利润并存,规避风险不完全是在出手之后,出手之前对于风险的规避更加重要。譬如打仗,注定失败的仗也投入进去,那就是自取灭亡,再如何努力也没有用了。
能打的仗才可以去打,不能打的仗就要避开。投入了可大的仗,然后再规避风险,这个风险就小多了。
二、分清主次方向,驾驭趋势
一定要分清主次方向,不然会让波动搅得头晕眼花,分不清行情向哪。
顺着主方向做,很少做次要方向,尽可能在次要方向的端点、主要方向的支撑压力位置下单。
做长线,就是把握主次方向,尽可能操作主方向、尽可能少操作,并设立应变处理。
三、波动中取巧,积少成多
如果趋势的运行遇到阻力位,陷入盘整或震荡,甚至面临转变方向的可能,而自己判断又尚无法精确时,就要在阻力位果断收手。
然后在震荡的区间边际,配合结构端点伏单,象狙击手一样预先埋伏下来,等待机会的出现,并尽可能在区间边际的另一端预先埋收手单,以规避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为什么趋势运行遇到强阻力要收手?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价位差。此时收手,可以保证一个既定的价位差,如果等待波动,下次运行很久也可能只是波动到原先价位,同样的价位差,却承担了大得多的风险。
为什么伏单之后,趋势没有走出时,需要提前埋收手单?震荡盘整中,没有稳定趋势方向,等待不会获得利润,相反要承担很大风险,而取巧就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左侧交易,让利润最大,从而避免左侧交易总是要损失部分利润的被动。而且横盘震动中,用右侧交易基本上都是造成损失,就算方向看对了,但由于进出场的点位都是右侧,都必须压缩掉一定价位空间,并且还要交手续费,在本来就很小的价位空间中,这种价位压缩加上手续费几乎必然造成亏损,即使不亏也无利可图的局面。而取巧,可以抠取最大的价位差。
四、减少操作,主方向端点精确操作,有怀疑即平仓
即便是震荡中高抛低吸地取巧,也要尽可能少操作。操作就意味着风险,没有足够的利润可图,尽可能不操作方为上策。
过滤,就是主方向操作,不理睬波动,持有顺势不动。这样可以吃足一波段的利润,而不至于频繁操作损失掉。
观望,就是小幅盘整中,无利可图,就不能进场,只能持单待机。操作就是损失,因为无利可图,只有不操作才是上策。这就是理论和操作的差异。
止盈止损都要在第一时间,即怀疑出现的第一时间。就算损失部分利润,也要这样做,这是在买保险。只要能规避风险,就一定能挣到钱。
形势有利,则乘势趋利;形势不对,则赶快撤退。如此才可能自保而全胜。
当然,这套系统如要完善,还需要大量的数学运算,方能设定精确的规则。技术必须炉火纯青,信号的识别必须有极高的确定性,才可以登堂入室、量体裁衣,让市场的趋势和波动为我所用。

    

操作分类:
一、大势单。
大势单要设防变、应变的后路或底线。有了这一防备,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等待行情的运行。
反手单,就是大势结束,发生转折时,转变主方向的一进一出的收手和出手两张单子中的出手单。反手单的性质就是大势单。
二、换手单。
为了吃大势波段的风险最小、利润最大而进行的取巧。
换手单一部分是为了应变一防范风险,而收手再寻机出手的单子;另一部分是取巧以获得最大利润,而左侧交易的单子。

 

千剑识器的技巧
大量看图,反复强化,是练习技术功力的必经之路。
看图的技巧,盘后看图要和实际操作尽可能接近,从开盘的行情开始,遮住后面的行情,慢慢往后拉,仔细观察行情的变化。
外汇的图和股票、期货的K线图可以直接在图上拉着看;股票和期货的即时图,可以用小窗口遮住拉着看。
看图,一可以看全局,分析着看。看全局是为了找全局的规律,是为了分析,得到感性认识和一些理论上的结论。
二可以拉着看,拉着看也有两种看法,直接看趋势的演变、波动的方式及趋势变化的信号,这是理论的精确化,目的是为了寻找和确认信号。找出行情的结构和规律,建立完善的信号系统。
另一种拉着看的看法是:象实盘操作一样试验着看。精确模拟一个进场点位,然后测试出场点位,最后算一下盈亏。通过多次的测算、筛选,确定出最佳的操作模式。仔细体会理论和分析的差别;理论和分析与操作的差别。
通过大量看图,反复强化,输入行情的感性认识;通过拉图分析,寻找规律,探索出一些理性的结论;再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千锤百炼而计算出最佳操作模式。
看即时图,最好看股票的即时图,因为期货的品种有限,图的数量有限,起不到强化效果,而股票每天的即时图数量多,足够每天看的。看图重效果,不在乎速度,我昨天一整天也就看了300多幅图。
每看一幅图就相当于做了一天所积累的经验,一天看300多幅图,就相当于积累了一年的经验了。这种强化才能出效果。
看图,以求获得对行情的感性认识,对行情的趋势和波动的本质有所体认。
拉图,以求获得对市场的理性认识,对市场的构成及信号有高度的把握和确定性。
模拟,以求通过千锤百炼计算出最佳的操作模式,从而大功告成。
这就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战略思路:理论研究——模拟精确计算——操作系统——小单量试验——大单量试验——实际操作——大杠杆大单量操作——大功告成。

 

引用 阿薪 (0楼)

楼主能谈谈仓位管理吗?找到精确买点能直接满仓吗?

我一直觉得仓位管理是一个伪命题,对风险的控制没有实际作用。犹如古代用大赦天下行所谓的仁政一样,看似有道理,实则什么用都没有。诸葛亮乱世用重典,严刑峻法,但没有人因此说他坏话的,因为他公平,公平之下的严明,人们自然心服口服。
(点评:这里不用仓位管理,是建立在开仓点的高度精确上,而事实上,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没有半点盈利能力,操作就会亏损,那不管你多少仓位操作,都是亏损,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譬如期货,吸引人的就是放大十倍左右的杠杆,可以用同样的资金做一般行业十倍左右的生意。如果用十分之一的资金仓位操作,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做实体行业?!
(点评:真是年少气盛)
金融市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杠杆交易,如果用所谓的仓位管理让这种杠杆的作用消失,那就没有必要从事金融行业了。
重要的不是自欺欺人的仓位管理,而是操作的胜算。
提高技术才是重点,技术不过关,不管怎么仓位管理,除非你不操作,否则你都会赔,只是赔多赔少而已。
如果技术过关了,一万元就发挥一万元的最大效率,一百万就发挥一百万的最大效率,很多时候,自己数万元就可以抵人家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效率。这才是金融市场的魅力所在。
我的技术体系中,赔钱的因素只总结出三个:一、无知;二、逆势;三、频繁止损。仓位管理不在这个范畴。

 (点评:这里的频繁止损和所谓的“无知”是相关的,因为胜算不够)

8

再讲一个控制风险的伪命题:锁仓。
曾经有些公司鼓吹四分之一仓位操作,如果出错就做反方向单将仓位锁住,然后再动用剩下的资金进行操作。
其实,如果操作正常,那确实是四分之一的仓位,但如果出错,那资金占用率就至少会达到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七十五或百分之百。
(点评:锁仓会加大仓位)
也就是说,只有盈利时动用的是小仓位,而一旦陷入被动,就成了大仓位,这种操作哪有不赔之理。事实上,那家公司兴旺了不到一年就完蛋了。
锁仓不能控制风险,如果是看不清楚行情才锁仓,那如何解锁?如果依然看不清行情,解锁只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能看清行情,那为什么不先离场,然后等待能看清行情的时候再次操作。而且,不同的单子多了容易乱,操作乱了,基本是自取灭亡
所以,锁仓只能增加风险,而不能控制风险。
 

 

引用 阿薪 (0楼)

看来只有打有胜算的仗才能出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屠龙刀、九阴真经就没有百分百胜算,那止损不也会是伪命题了吗?应该只有止盈一说了。能这样理解吗?

止损,最大的原因是害怕一次失误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很多的书本都教人止损,似乎只要止损就没有风险一般。
事实上,止损频繁是造成损失的三大原因之一,其分量在三大原因中所占的比重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点评:也有一定的道理,在我的止损当中,70%以上事后看都会涨回来)
譬如股票,很多人牛市也会赔钱,这样不可思议的事也会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听信了书本上讲的止损。
(点评:期货止损,是为了让自己活的久一点,活的久是为了给自己技艺提高争取时间?)
方向做对了,行情就会不断延续,就算有所调整,调整过后也依然延续原先的方向。顺势的情况下,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止损的必要。
那些书本上担心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呢?如果逆势了,而且是重仓,并且行情走出的幅度足够大确实可以一次性爆仓。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一、一般听信书本的人,都会有所谓的资金管理,也就不会重仓;
二、听信书本的人对市场的方向是没有把握能力的,所以他们不会知道他们是顺势还是逆势,他们做错方向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十;
三、整理行情出现的概率远大于趋势行情出现的次数。
(点评:这也是我想把我盘整行情的原因)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做期货,刚下单行情就反过来了,他干脆就不管了,等了两个多月,这些单子不但没有亏损,反而盈利了。这说明市场并非想象的那么可怕。
(点评:这种事情当然也是有的,对于机构来讲,资金回撤过大,不能接受)
但按书本操作的人更多的是亏损,他们的亏损很少是逆势造成的,因为他们知道止损,他们的亏损恰恰是来回止损造成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止损是需要的,但止损出现的情况极少,止损的技术也是相当高的技术,没有一定的市场功力很难掌握。
既然是风险行业,控制风险自然是必须的。止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吃趋势的后顾之忧,不是用来自杀的。所以止损一定要慎用。

 

市面上或金融投资类公司的操作指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般的操作指导都会强调:一、资金管理。二、止损。三、系统交易并严格执行纪律。四、顺势而为。
一般人对金融市场最恐惧的就是风险,而一些操作指导的前提就是人为放大这种风险的宣传,同时有给出一些所谓的控制风险的方法,以便说服投资者进行操作。
风险确实存在,但不是一般操作指导描述的那么可怕。因为这类人他们自己往往不操作,他们并不知道风险是实际情况。
他们鼓吹的控制风险的方式往往就是带了风险的根源,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控制风险,如果知道,他们早就自己做了。
资金管理是自欺欺人。只要技术不掌握,只是赔多赔少的问题。
(点评:有了止损胆子就会大一点?操作上不那么精益求精?)
止损恰恰是亏损的主要原因。频繁止损的伤害是致命的。
系统交易并严格执行纪律。如果连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都不知道,还能建立什么系统,一套一无是处的主观臆测出来的系统不是在烧钱吗?
顺势而为。这是一句空话,谁都知道,但除了真正的顶尖高手,谁也做不到
这一切都是不掌握投资技术自欺欺人的产物。

 8

系统交易和顺势而为
这两个理念都是对的,但要掌握这两个理念是非常难的。
这两个理念的运用建立在对市场的本质有深刻的把握的基础上,没有领悟市场本质的功力,这两个理念就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行情确实是按照趋势的方式运行,但不是简单的趋势。趋势具有稳定性,但也具有波动性,本就是一种对立统一,不仅有质量互变的问题,而且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问题。
要能真正识别行情的趋势,是需要长期的看图、分析和实战的磨练的。能够真正识别趋势就是非常非常大的成就了。
(点评:要多看图、分析、实战、总结、调整、提高、固化、再打破、再循环)
至于系统交易,那就是登峰造极的境界了,一般人怎么可能奢望这种操作的实现。不能具备这份功力,所谓的系统交易就是自欺欺人。
 

 

操作系统的大道至简
只有简单才可以操作,如果复杂了,在行情中转几次就晕头转向了。
一般理论最多只适合于分析,很多概念只在理论上存在,实际操作根本就不可行。
实际的操作就是把握趋势和维护趋势,以及信号的识别。
当然,研究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有价值的选择、战略的指导、理念的指引、技术的研究、操作系统的建立和优化,百炼成金。
很多问题是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
内心的一个意念往往会对操作起到决定性作用
尚未入门的时候,有一种控制风险的意识牢牢占据着自己的心灵,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止损,结果来回砍仓,损失惨重。这种错误一直在延续,无法避免,其实这不是一种操作方式,而是一种心理惯性。
(点评:止损是一种心理惯性)
后来,我发现几乎每天的行情都会有方向,如果是涨,那就会一直涨,尾盘不收在最高点也收在最高点附近。下跌也是如此。于是我就每天开盘时寻找方向,找到方向后下单,然后就等到尾盘时平仓,不管中途行情怎么走。
08年四五月份开始我就是凭借这种寻找方向,等待到最后的操作方法把几千元做成了二百六十多万。
所做的事,非常简单,寻找方向,下单,等待到收盘的最后一刻平仓。那年夏天经常下雷阵雨,只要打雷我就把电脑关了,但我惊奇的发现,从来没有因为不看盘而造成过损失,行情总是在按照趋势运行着。有些时候隔夜单也是一样,会一下子挣很多钱。
选择方向也是有点难的,那时会设立止损位,有时要止损好几次以最终确定方向。但只要吃到大势,基本还是会挣钱。那时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亏损单,但整体上,大多数交易日是盈利的。
那时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账户常常会有小的损失,但盈利基本都是数次而已。可惜的是我没将那段时间的操作单保存下来,那时看上去很不完美,现在想起来却很有纪念意义。
记得从八万打到二十万只用了一周而已,后面将30万打到50多万大概也就一两天的时间。
五十多万变八十多万好像也是一下子实现的,然后打到九十多万,之后一下子打到了一百二十多万。中途遇过很多次的停滞不前或小幅亏损,但资金的增长就是这样一跳一跳实现的,不是水平发展的。
(点评:和做基金思路不一样的)
那时最害怕的就是行情先向上再向下又向上,这种行情的来回转折我没有办法处理。这种情况也会给我造成损失。
(点评:在盘中频繁转折反手,难度太大了)

之后我就将经历集中到了处理转折上,也就放弃了原先的操作模式,最后一直是亏损,亏得相当惨。记得有段时间,印象中总是每天亏损打到20万以上,那种心痛如绞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点评:操作系统的改变,就像鹰的重生)
其实,正确的操作不应该是等到行情的收盘,而应该是等到一波趋势结束的那一刻。当然,如果趋势一致延续到收盘的那一刻,那就要等到临近收盘的最后五秒,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利润就在这最后五秒,我得到过这最后五秒的很多好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点评:最后时候,趋势可能加速?)
出手其实应该在趋势形成的第一瞬间,而后中途尽可能不动,直到一波趋势结束。最难判断的就是趋势何时结束,新的趋势何时开始,如何判断。为此我花费了两三年时间和不计其数的资金(原先的资金几乎赔光,中途还挣了不少钱,也基本都在这种尝试中赔掉了)才算有所眉目。
操作方式其实就是识别趋势,而后通过大势单和承接单把握行情。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么多,但这里面的内容和信息量非常巨大,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让人不堪回首。
我对于操作最终的结论就是:识别趋势,趋势形成的第一信号建仓,等待到趋势结束或中途承接维护,到趋势转变了再反手操作。
再简单一点,就是:大势和承接。
大势包含了趋势的判断,信号的识别;承接包含了应变、换手和取巧。
十年磨剑,所得出的最终结论就是这么简单。

 

引用 天道无亲 (0楼)

读了楼主的帖子,佩服的五体投地!!!有几个问题不太清楚,烦请楼主解答。 1、过滤波动的区间分三层,请问这三层是如何设定的?能否给一个图例说明一下。 2、楼主的操作方式是:趋势信号出现时入场,转势信号出现时出场。这其中出场和反手是同时的还是有先后的?出场和反手分别是在三变信...

能问这些问题,说明你看得很耐心。

一、简单的区间三调
区间的三个层次和支撑三调是一种模式,也就是相对于主方向趋势的次方向趋势,也可以称为回调或反弹,只是力度较大。
区间三调就是次方向的处理方式,这种模式还有一种常见的名称“诱空”或“诱多”。
次方向的行情模式一般都是“上升——横盘——上升”,下跌反之。如果以第一次上升的起始点和第二次上升的结束点为边际划一个区间,上、横、上三个阶段就是这个区间的三个层次。
次方向中横盘之后的上升结束的瞬间就是反手的最佳时机,不用等回头,直接反手就可以。这种操作的可靠性非常高,至于到底为什么行情会是这样走,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样操作正确率很高,甚至可以说基本都会正确。当然,这一点的把握需要一定的经验。

二、层次服从——复杂的区间三调
如果有足够的经验,或者拉图看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的大势行情都会遇到好像是要拐头,而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又转向了原方向,继续大势方向运行。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一般经验不足的人就会以为这些是真拐头,而进场后,行情往往突然变化,连反应都来不及,更别说操作了。这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点评:假突破非常多,如果不进行过滤,每次都跟着止损,损失惨重)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行情次方向运行的幅度非常有限,这样的幅度乘以三依然不足以改变主方向,这种拐头就是假的,就是层次服从的对象。可以不理睬它,也可以在区间的边际加仓。

三、区间三调的变型

区间三调的一般情况是:“势——横——势”,但也有“势”不明显或走不出来的时候,这个势如果被压着走不出来,那就是“行情运行意愿不强”、“行情运行力度弱”,这时候行情就会反转。
该走出来却没走出来,或只走了一点、走得不明显,就是行情意愿不强,要变盘了。
而本该走一点的,却走了很多,就是行情意愿强烈,趋势形成或大行情爆发了。
(点评:根据市场走势来判断趋势强弱)
把握这些需要经验,多看点图,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领会了次要方向的奥妙,操作行情就成熟多了。

 

反手及出手点位
如果是明确信号确认转势,那转势信号出现的第一时间出场并再次进场。
进场的位置,在趋势形成的信号出现的第一时间。急变在临界点附近,缓变在颈线边沿(涨势开始则是下边沿,跌势是上边沿,用取巧的方式在边沿让一两个点的位置提前埋单。),常变在第二次转折出现的瞬间进场。
主次方向的转换,次方向结束时的反手,往往用取巧法,在顶或底处提前埋单,基本不需要让什么点位,更不需要等待什么临界点。
临界点只在急变中有用,其他情形一律不用临界点。急变的判断需要经验,经验来自长期的大量看图和实际操作。
不能完全用右侧交易,特别是行情波动幅度不大,又不能判断是不是真拐头,如果用右侧交易来回操作就会造成来回砍仓,看对了操作下来也会以惨败收场。
很多时候行情运行的边际是可以做到比较肯定的,这时就不必右侧交易,直接提前埋单,做左侧交易。只要技巧熟练了,左侧交易比右侧交易更安全可靠。
取巧,就是提前在区间边际埋单,就是左侧交易。不懂得高准确率把握左侧交易,操盘的技术就算不上艺术的,不能取巧是吃不到顶底的。
(点评:艺高人胆大,可以用左侧交易)

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就是周期,行情不仅趋势具有稳定性,时间的周期也有一定的稳定性。
如果行情陷入震荡,那行情上下就会比较剧烈,如果这种上下算作趋势,那这种趋势维持的时间就比较短,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知道行情从震荡中走出来变为另外性质的行情。
如果行情起了大势,大势的缓急就是整个这波行情的缓急。
如果行情形成了较稳定的趋势,缓就可以多等点时间,急就可以少等点时间。这种节奏由这段行情的波动基调决定。
时间因素其实就是节奏问题。节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加入了时间周期,操作就更稳当了。

结构流程
结构流程就是区间三调那种模式演化过来的,是用来判断趋势和取巧的。
一个完整的结构就是“势——横——势”,是用来处理次要趋势的。至于大势,就只看两头,两头信号出现则一个趋势结束,中途不设定破坏这个结构的主观操作。
次要趋势的把握还有另一个概念就是“层次服从”,原理和“结构的三段模式”是一样的。

 

引用 chenzanyanyan (0楼)

请问下如何确定是真突破还是假突破。。

一般用层次服从和区间三调,就可以过滤掉几乎所有假突破。假突破其实只是一种方便的称呼,并不存在什么真假。
认识了行情的结构,就可以判断真假了。
这些需要功力,不是能讲懂的。

 

引用 天道无亲 (0楼)

有几个新的问题,麻烦禅婕解答。 1、你曾简略地提到过:“趋势按照轨道的方式运行,而轨道很多时候是一列跳动的链条。”请详细讲讲这种跳动的链条轨道。 2、你过去的帖子里反复强调要把行情中途的波动过滤掉,不要轻易动单,动单就是损失利润,但是在最近的一篇帖子里,你又说:“过滤,有...

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能识别趋势和行情各阶段的信号就可以了。
就像司机开车一样,能识别交通信号就可以了,没那么复杂的。太繁琐了,是没办法操作的。红灯停,绿灯行,该转弯就转弯。
至于大势单和换手单的比例,是不一定的,根据行情来,根据行情的变化而变化。
几个市场都不容易,很难说哪个容易,那个难。我个人感觉期货最难,期货也最容易。难的是变化大,难把握;容易的是变化快,不用向外汇、股票那样等。
操作上,期货最显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