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 |
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通过他的著作宣传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而且第一个系统地总结了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地阐述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和美学见解,成为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文学评论与美学思想在俄国文学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它推动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美学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1848年6月,别林斯基因病去世,年仅37岁。
别林斯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医生家庭,中学时代就爱上了文学。182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832年因组织进步小组“十一号文学社”和创作反农奴制戏剧《德米特利·卡里宁》被学校借故开除。
1833年,别林斯基开始为《望远镜》杂志撰稿,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1834年发表第一篇长篇论文《文学的幻想》。此后,他写下了不少文学评论文章。1838至1839年,他曾主持《莫斯科观察家》杂志的工作。该杂志停刊后,他移居彼得堡,主持《祖国纪事》杂志文学评论栏的工作,时间长达6年。
1846年,他转至涅克拉索夫主编的《现代人》杂志工作。别林斯基的思想经历了由启蒙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彼得堡时期是别林斯基思想趋于成熟和文学批评活动的高峰时期。由于他的影响,《现代人》和《祖国纪事》成了当时进步知识界的舆论阵地。别林斯基一共写了一千多篇评论文章。他的主要论文有:《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1835)、《艺术的概念》(1841)、《论普希金》(1845)、《致果戈理的信》(1847)和《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1848)等。
![]() |
别林斯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通过他的著作宣传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而且第一个系统地总结了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地阐述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和美学见解,成为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奠基人。
1848年6月,别林斯基因病去世,年仅37岁。
别林斯基在阐述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一般规律时,首次提出了“艺术是形象思维”的著名论断,指出了想象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积极主导作用;他关于“典型性”的论述在欧洲文学史上也属先例,他认为典型性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性,就没有创作”,提出典型是“一个人物,同时又是许多人物,也就是说,把一个个人描写成这样,使他在自身中包括着表达同一概念的许多人,整类的人”,然而他又必须是“一个人物,完整的,个别的人物”。在别林斯基的美学理论中,还有关于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的关系、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他主张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应当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主张对作品的历史分析和美学分析应该统一起来,即:“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批评应该只有一个,它的多方面的看法应该渊源于同一个源泉,同一个体系,同一个对艺术的观照”。这个批评准则,也就是现实主义的批评原则。别林斯基的文学评论与美学思想在俄国文学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它推动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美学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
前苏联于 1948年6月发行了一套三枚的“批评家别林斯基逝世100周年”纪念邮票,见第一页左上角所示;
前苏联于 1957年1月发行了一套五枚的“苏俄作家”纪念邮票,其中一枚就是《俄国作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图案的左侧是别林斯基头像,右侧是别林斯基的各种作品,见第二页右上角所示;
前苏联于 1961年6月发行了一套一枚的“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诞生150周年”纪念邮票,图案是别林斯基头像,见第三页左上角所示。